“谢秘书长说得极是!君市长可能是对工业区的发展过于乐观,没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现在工业区的内部配套还在完善,就算大桥提前通车,短期内也很难发挥最大效益。这笔增补资金,确实需要再斟酌斟酌,避免造成财政浪费。”
他顺着谢常的话头,既委婉地否定了君凌的决策,又强化了
“资金没必要批”
的立场,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齐宇则适时补充:
“而且据我们了解,君市长提交的资金申请,用途说明还不够细化,缺乏明确的预算分解和绩效评估。省府审批资金,最看重规范透明,这样的申请材料,确实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人一唱一和,既表达了对君凌的不满,又给出了
“合理”
的拒绝理由,不动声色地将矛头指向君凌。
谢常听着,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你们说的这些情况,我都清楚了。资金审批确实要严谨,尤其是这种大额增补,必须要有充分的理由和规范的流程。君凌市长那边,我会亲自跟他沟通,让他再完善一下申请材料,结合工业区的实际发展进度来推进。”
这话看似中立,实则已经表明了态度
——
增补资金绝不会轻易批准。
张山、林斌、齐宇三人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神里看到了欣慰。
他们知道,有谢常这句话,君凌的资金申请,基本已经被按下了暂停键。
接下来的饭局,气氛愈发融洽。
话题从省府的工作部署,聊到各地的发展动态,张山等人刻意迎合谢常的喜好,说着他爱听的话,时不时送上精心准备的
“伴手礼”。
皆是价值不菲却不张扬的名家字画,恰好契合谢常的文人气质。
饭局的氛围在谢常收下那份装裱精致的名家字画时,悄然抵达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
他指尖摩挲着礼盒的锦缎边缘,嘴角噙着淡笑,只一句
“张书记太客气了”,便将这份心照不宣的馈赠妥帖收下。
随行的两位省府干部也各自接过齐宇递来的礼物
——
一方老坑端砚、一套定制的紫檀镇纸,皆是价值不菲却不露锋芒的物件,两人道谢时的语气,也比初见时热络了几分。
林斌看在眼里,心里愈发笃定:
谢常今晚绝不是为了跨江大桥那点资金来的。
此前聊起君凌的增补申请,不过是给张山一个顺水人情,既卖了面子,又敲打了新晋的市长,真正的重头戏,还在后头。
果然,待侍应生添完酒,谢常端起酒杯,先敬了张山一杯,酒液入喉,他放下杯子,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语气漫不经心却字字千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