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走进包间,分主次落座。
张山坐在谢常左手边的主陪位,齐宇和林斌分坐两侧,谢常带来的人则依次坐下。
侍应生轻手轻脚地上菜,皆是精致却不张扬的菜式,既显规格,又不刻意铺张,恰好契合谢常低调的风格。
“谢秘书长,您尝尝这道清炖野山参,是今早空运来的,补气安神,最适合您日夜操劳政务。”
张山亲自给谢常盛了一碗汤,语气亲昵又不失分寸。
谢常尝了一口,微微点头:“不错,张书记有心了。说起来,你们
d
城的清溪县工业区,省府一直很关注,听说已经基本完工了?”
话题直奔核心,林斌心里一紧,下意识看向张山。
张山脸上笑容不变,语气从容:
“托谢秘书长和省府的福,清溪县工业区主体工程已经全部完工,目前已有三家企业正式投产,剩下的五家也在抓紧调试设备,月底前就能全面达产。等产能上来了,预计每年能为
d
城贡献至少三十亿
gdp,带动五千人就业,绝不辜负省府的期望。”
他刻意强调
“省府关注”
和
“政绩数据”,既给了谢常面子,又暗示了项目的政治价值
——
这正是谢常作为省府秘书长最看重的东西。
谢常端起茶杯轻轻晃动,眼底闪过一丝了然:
“张书记办事,省府是放心的。不过,我听说君凌市长最近在推动跨江大桥的增补资金申请,理由是要配套工业区发展?”
提到君凌,张山的笑容淡了几分,语气却依旧平和:
“确实有这么回事。君市长刚来
d
城,想尽快做出成绩,这份心是好的。但清溪县工业区目前的产能,还没到必须依赖大桥配套的程度,这笔资金要是批下来,怕是有些浪费财政资源。”
“张书记说得有道理。”
谢常放下茶杯,语气严肃了些,
“省府的资金要用在刀刃上,每一笔拨款都要经得起检验。要是开了这个头,其他地市都跟着效仿,省府的资金统筹工作就没法开展了。”
林斌连忙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