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阴阳家,王夫子。法家,名家,郑夫子。”
“厅中有四阵,分别刻上了张王郑李,请诸位自行选择,一炷香的时间,便即入阵。”
话音刚落,一众考生使分别跑向自己的法阵。
而此时,院长已在,台上燃起了一根尺于长的檀香。
季玄心中已有计较:名家法家,我拙于口舌,道家阴阳家,我又不通占卜,便从张,李二夫子中选吧。
忽然季玄的余光瞥见了两个熟悉的身影,正是推他下山那两人。只见那二人选择了刻有李字的法阵。
季玄不再犹豫,径直跟了上去,混在了当坛拥挤的人群中。儒兵二家极为火爆,无论是从文子弟,还是学武世家都有意于此。
一炷香燃过,法坛缓缓上升。而此时,谈笑风生的那两人,也注意到了季玄,六目相对。
那两人的眼球顿时滞了一下,不约而同的向后退了一步,瞳孔猛然放大,如视鬼魅。
忽然空中传来一个声音:“恁几个准备进入考场。”
这时季玄才注意到他现在身下有三个考场,考场上从一到三依次刻着“诗乐”,“书数”,“射御”。
随后监考者李夫子腾云而来,正是适才的布衣人。
李夫子说道:“嫩个,先试儒家,君子六艺,自选两个。”然后法坛分别垂下三条云梯,分别通往三个考场。
季玄将目光转向那二人好巧不巧,那二人也一直盯着季玄。看到季玄的目光再次投来,二人显然有些意外,互相耳语两句,一拂袖子,都走向“射御”考场。
紧接着,季玄也跟了过去。
云梯上倒是平安无事,他们还不至于在夫子眼皮下动手脚。
只见考场中有十二个草人靶,头正中点了一个白点,草人下有机括运行,每个靶子都在不急不徐的移动。
看到众考生都进入考场,李夫子一化为三,分别落入考场,引得众学生一阵惊叹。
只听得季玄考场中,李夫子说道:“恁一过人九支箭,射上头的白点,中六点以上的过,不可射人,不可用他人之箭。”
随后每个人脚旁都出现一个箭筒和一把弓箭。
李夫子大袖一挥,季玄只觉眼前一黑,在睁眼时发现站在队伍中,众考生有序地排成两列,自己则处在出倒数的位置。
而那两人则排在另一行的最后两位,和季玄相近,却不并列。
李夫子喝道:“开始!”众人盼头去看,只见一名考生,显然没反应过来,回过神,另一排的考生已经射出一箭,正中白点。
此时季玄才明白:原来是二人共争一靶,唔,若每人都只射六点,倒也能过。
少倾,先出箭的考生已经射中了六个白点,几乎箭无虚发,箭还剩两支。另一人空了一箭,偏了一箭,只中四个,剩三支。
后出箭的又射出一箭,只不过看同窗已过,心中不免有些慌乱,竟然还是偏了些许,此时他只有两支了,不能再空一下。
那人平复心情,端起弓弦又射一箭,好在,这次羽箭歪歪斜斜的中了。
最后一箭了。
此时他双手有些许颤抖,做了个深呼吸,张弓搭箭,飞出羽箭。
不料此箭射出,紧张之下竟然偏移了一些,任谁都看得出来,这箭要空了。围观众人均感惋惜。
忽然此时嗖的一声,又一支箭射来,这只箭折了矢,撞在了先前偏移的那件上,竟然将那箭带回正轨,中了白点。
后出箭那人不敢置信,只见先过关那人笑吟吟的说道:“既是同窗,该当互相帮扶。在下周华。”
那人感激的一抱拳,周华又问李夫子:“夫子,这样应该作数吧。”李夫子略一犹豫,点了点头。
周华一笑,做了个缉,洒脱离去。季玄对此人钦佩不已,心中感叹:这真是君子行径啊。
等到两人下场,李夫子便挥手消了上一轮的箭,草人恢复原样。
后来几场大家都纷纷争相效仿周华,有的人本不想这般,又恐人唾弃,只能如此。
在后来几场都逐渐变味了,有个考生自己射完六点便下场,竟然被许多人鄙夷的打量。
季玄不禁陷入沉思:这人只是公正的完成比赛,并无不妥,为何便遭人唾弃?周华虽是善举,怎的最后却搞成了这般模样,到底对是不对?
小半个时辰之后,轮到了季玄。和他竞争的考生是一个五大三粗的壮汉。
壮汉翁声翁气的说道:“这次俺们谁也不帮谁,各凭本事,怎么样?”季玄喜出望外,正想直接答应,又怕他被人误会,便说道:“正有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