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来就一个函授本科文凭,这下子可好,书都不用念,成博士了!”
林朝阳的语气轻松诙谐,让洪子诚和杜蓉也不由得笑了起来。
洪子诚之后又解释了起来,本来从87年林朝阳得了勒诺多文学奖,燕大中文系就有声音说应该给林朝阳颁个荣誉博士。
燕大建校后没有荣誉博士一说,直到1983年才搞起了荣誉博士的授予。
大家认为中国文学在国际上向来没什么声音,勒诺多文学奖在欧洲文坛属于主流文学奖项,份量不轻,林朝阳的得奖是有开创性意义的。
在中文系不少教师看来,这样的奖项完全值得一个荣誉博士。
更何况林朝阳还是燕大自己人,当年还有过在中文系旁听的经历,说出去也是一桩美谈。
但这个想法在学校看来,未免有些想当然了。
很多大学的荣誉博士真就是“荣誉”
,每一两年颁发一次,已经形成了惯例,港中大便是如此。
但燕大的荣誉博士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按照燕大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荣誉博士学位的授予对象要符合以下条件:
学者和科学家需要在学术上造诣高深,在某一学科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具有国际学术界公认的学术地位和威望,在促进我国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政治家则需要在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人类进步事业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在增进我国对外友好合作、扩大我国国际影响方面做出了长期、突出的贡献。
社会活动家和知名人士则要在促进国际友好往来和全面合作方面、声誉卓著,在繁荣和发展我国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和体育等事业方面做出重大贡献。
这个条件堪称苛刻,因而到89年才授予了8个名额,这些人里每一位都属于“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
而且在此之前,燕大的荣誉博士还没颁给过国人。
林朝阳固然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超越一般国内作家的成就和荣誉,但距离“在繁荣和发展我国文化事业方面做出重大贡献”
这一条件明显有些差距。
因而中文系的这个提议在当年只是简单讨论一下就被学校给否了。
直到前年林朝阳获得美国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的消息传来,洪子诚他们这些人认为林朝阳如今在国际上名声显著,连着得了两个文学大奖,应该算达标了。
但在燕大看来,这样的成就依旧不够,因为燕大之前的荣誉博士给的都是李政道、欧格·波尔这一级别的人物。
洪子诚说到这里,脸上露出苦笑。
“我当时还和老谢开玩笑,说你这个荣誉博士,说不定得等哪天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才能拿到手,那个时候谁还稀罕个燕大的荣誉博士啊!”
林朝阳笑道:“怎么会不稀罕。
放在古代,我这叫衣锦还乡、荣归故里。”
洪子诚也跟着笑了起来,他接着说道:“反正这事提了两回,学校没同意,我们也就放下了。
结果去年年末,学校主动提起来了这件事,说要给你颁个荣誉博士。
当时我们还纳闷儿呢,你这也没得诺贝尔文学奖啊,怎么就答应了呢?
后来老孙到学校开会,回来跟我们说起来大家才明白过来……”
洪子诚口中的老孙是孙玉石,中文系原来的系主任杨晖卸任之后,孙玉石成了继任者。
据孙玉石说,林朝阳虽然没得诺贝尔文学奖,但他去年在“在繁荣和发展我国文化事业方面”
可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贡献有二,第一是他在七月份访问湾岛,在岛内文学界掀起了一阵旋风,也为两岸的文化、政治交流打开了新的突破口。
第二,是《舌尖上的中国》在美国的广受欢迎,不仅是创造了中国当代文学的记录,更关键的是为传播中国文化起到了非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