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着这样的画面,沈宝新也不由得心向往之。
沉吟半天,他看向金庸,脸色严肃而认真。
“良镛,三十多年来,你关于《明报》的任何大小决定,我从来没有反对过一件。
这最后一个决定,不管你如何选择,我也全力支持你。”
听着沈宝新真切的话语,金庸望向他。
两位相交半个世纪的好友对视一眼,让金庸做出了决定。
6月25日,《明报》《天天日报》率先报道:
明成控股技术性收购明报集团有限公司。
新闻见报后,报界反应迅速,但第一时间还是有些懵,明成控股是何许人也?
对于有心人士来说,明成传媒的信息当然不是秘密,并且很快就有财经媒体对明成传媒进行了深挖,让这家崭新成立不到半个月的公司走入了大众视野。
明成控股由林氏影业与金庸共同成立,林氏占70%股权,金庸占30%。
金庸本身是明报的大股东,以明成控股股东的身份收购明报对他来说是左手倒右手。
而林氏影业为了这次收购付出的则是3亿现金以及价值1。2亿的玉郎机构股票。
这个数字较最早的版本有一定幅度的提高,也是陶玉书在谈判中的让步。
收购完成,金庸仍持有明报集团5%的股权,而算上他在明成控股的占股,经过股份穿透后,他对明报集团的持股比例仍有27。5%。
而林氏影业通过明成控股掌握了明报集团52。5%的股权,另外20%仍在沈宝新手中。
随着各家财经媒体对收购案的报道,其中细节被不断披露。
林氏影业付出4。2亿现金加股票,在一众强敌环伺中完成了对明报集团的控制,此役堪称经典,被香江诸多商界大亨所称道。
正在香江报业、商界为这次收购案拍手惊叹之际,玉郎机构突然对外发布公告,称将转让旗下《天天日报》的70%股权、《清新周刊》和《青春》杂志的全部股权。
消息一经传出,香江商场震动。
联想到之前陶玉书在接受《新宝》专访时那看似愚蠢的表现,所有人这才明白陶玉书下的是怎样一盘大棋。
许多人甚至不需要看公告,也知道玉郎机构媒体业务的转让对象是谁。
明成控股!
根据玉郎机构的公告,本次业务转让将以换股的方式进行。
经过香江证监处评估和审批通过,转让旗下媒体业务后,玉郎机构合法持有明成控股22%的股权。
明成控股的股东结构变为:林氏影业持股54。6%,金庸持股23。4%,玉郎机构持股22%。
明面上明成控股变成了三个股东,实际还是两个,毕竟玉郎机构也是由陶玉书夫妻控制的。
由此他们夫妻俩控制的明成传媒股份也达到了76。6%,付出了玉郎机构全部媒体业务,夫妻二人的控股比例看似只提高了6。6%个百分点,实际上的好处却远不止如此。
好处之一是未来明成传媒控制下的媒体业务必定会合并上市,到时即便要稀释股份,陶玉书夫妻二人依旧可以牢牢掌握公司的控制权。
好处之二,是明成传媒控制下的媒体业务前景更加光明。
明报集团本身就是香江第一流的传媒集团,现在有了《天天日报》这个香江第二大日报、《清新周刊》《青春》这两家中等体量杂志的加入,估值大增。
未来公司上市,股价和市值想象空间巨大。
这也是这一番操作背后,对于林朝阳夫妻俩二人和金庸来说的最大好处。
由陶玉书所主导的这场资本盛宴轰轰烈烈的持续了一个多月,几乎将香江各大媒体的头条上了个遍。
以至于到8月之后,陶玉书对外宣布将推动明成控股旗下的媒体业务合并上市时,香江新闻界的媒体已经没有什么惊喜了。
这花活你就玩吧,谁能玩得过你啊!
新的明报集团的合并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事,而且上市还有一系列的程序要走,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见效的。
这一波新闻过后,有关于香江财经媒体版面上陶玉书、林氏、玉郎机构、明报的内容总算是少了。
大家现在唯一的是,新的明报集团上市后,市场会给予怎样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