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带我去远方豆瓣 > 第519章 报业女王(第3页)

第519章 报业女王(第3页)

一时之间,香江报业风云变幻,一些之前就已经在暗中与金庸有接触的买家化暗为明,不断通过媒体表达对强烈的收购意愿。

百乐门的郑经翰更是直接对着记者的镜头挥舞钞票,直言“只要查先生点头,这张十亿支票就会奉上”

他们这些做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想把水搅浑。

但更多的买家还是按兵不动,其中就包括了陶玉书。

当然,陶玉书也不是什么事都不做,她只是没有再跟金庸接触。

6月中旬,陶玉书接受香江知名财经报纸《信报》专访,在被问到对旗下林氏影业、玉郎机构等公司未来业务规划和发展方向时,她表示:

林氏影业目前发展情况良好,未来将会在经营港台、东南亚地区业务的同时,布局内地市场,并积极推动与美日等国的合拍计划,推动林氏影业立足亚洲,面向全球的战略。

在谈到玉郎机构的发展时,陶玉书认为文化产业潜力巨大,漫画与动画、游戏等行业密切相关。

未来玉郎机构将在专注漫画业务的基础上,投资动画、游戏等内容产业,形成以漫画为中心的内容产业集群,打造亚洲第一流的动漫游戏公司。

她还表示,目前玉郎机构的业务庞杂,她会在适当的时候剥离非核心业务。

玉郎机构以漫画起家,核心业务自然是漫画,说到玉郎机构的非核心业务,记者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天天日报》等媒体业务。

“计划已经提上日程了吗?是直接出售,还是剥离整合呢?”

面对记者的追问,陶玉书却表示这是内部机密,无可奉告。

待这篇专访见报后,玉郎机构股价应声而跌。

资本市场最是现实,《天天日报》这几份媒体算不上玉郎机构的核心业务,但却实现了公司的多元化经营。

陶玉书说要剥离媒体业务,虽说有专注主营业务的优点,但同时也相当于是限制了玉郎机构的多元化发展,也让资本市场对这家公司的想象力大打折扣。

看到这份专访后,许多人都感到诧异。

入主玉郎机构一年半时间,陶玉书的作风历来稳健,公司的业绩也是蒸蒸日上,这次的采访完全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在外界对陶玉书这次的专访进行热议时,明报大厦内也有人在讨论着陶玉书这次的专访内容。

七楼的办公室依旧金碧辉煌,金庸和沈宝新相对而坐。

“这位林太,做事真是敢想敢干啊!”

金庸感叹一声。

沈宝新脸上带着疑惑,“她以为这种小伎俩就能给你带来压力?”

外界不了解,但沈宝新清楚的知道,陶玉书在报上透露的这番口风就是在向金庸喊话。

而且其中的意思还有些专属于女士的蛮不讲理:要是达不成合作,咱们就一拍两散。

金庸却说,“你可别小瞧她这招,刚好打在了我的七寸上啊!”

见金庸如此坦诚,沈宝新微微诧异,“为什么这么说?”

“她喊话的重点不是‘合作不成就出售媒体业务’,而是提醒我,合则两利。

玉郎机构的媒体业务如果真的剥离,无论是出售还是重组,价值都不能发挥到最大,我们明报也是一样。”

沈宝新说:“那我们跟别人合作,也未尝不能利益最大化吧?”

“跟谁合作呢?”

金庸的问题显得有些明知故问,却让沈宝新陷入了沉思。

金庸在明报内部早有声明,明报不会卖给外国人,这样的决定直接将诸多外国买家排除在外。

而在香江的诸多买家中,几个报业巨头本身都有当家媒体,明报集团的业务并入后,必然会惨遭肢解,这也是金庸和沈宝新都不愿意看到的。

数来数去,明报集团看起来买家众多,实则可选择的余地非常小。

反观陶玉书,她手中握有媒体资源,但这些媒体资源又没有到能鲸吞明报集团的地步。

按她的提议,双方选择合作,明报集团的实力将进一步膨胀,到时再启动上市,明报集团极有可能一举稳定香江传媒霸主的位置。

金庸和沈宝新名、利双收,他们为之付出了半辈子心血的事业也将迎来巅峰时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