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脖子带着毛巾,卖青果的挑货郎,再也看不见了。
如今,青果都在铺面里,很少有路边摊。
“好嘞。这可是中山县最好的青果,皮薄汁多,十八文一斤。”
“什么?十八文一斤!”
青果摊前,杨永一听价格,
方才还慈眉善目的掌柜的,在他眼里,立刻就变成了一个奸笑的恶商。
青果案从沧州到幽州,连续扳倒了赵阿四兄弟跟太尉焦仁,
原本幽州最高也就十四文,现在倒好,十八文了?
“哎……小官人,你有所不知。”铺面掌柜是个市井人,小本买卖,谁都不敢得罪。
他笑眯眯的替杨永倒了一杯水,无奈的讲起困难,
“这青果从中山县运来后,过了霸州原,价格就十文了。”
“幽州城里面,到处是衙门。这个衙门检查,那个衙门巡访,禁不起折腾啊。”
长街青砖,
车水马龙。
踱步在尚善街,慢慢前往西市的路上,青果掌柜的话,一直在杨永的脑海中环绕。
人人都要检查,上头一定要保证果商、农商不受欺压。
可今个来人要招待,明个来人又要成本,最终,幽州的青果价已经来到了十八文。
这是市场规律,因为低于这个价钱,青果商人就不卖了!
毕竟,挣不到钱,谁瞎折腾。
“小书生,俺们家酱料是最好的,您帮家里买准没错。”
“你次次都贪我一文,你以为我傻?”
“小官人,您是贵人嘛。他们都给将卖不出去的给你,俺都给你好酱嘞。”
赵人崛起的过程中,
腌马肉这道菜,一直伴随了整个战争史。
潜移默化,酱的使用,在赵人的吃食里已经很常见了。
西市嘈杂,
人潮汹涌,车水马龙。
这里的酱料好,每次杨母都要杨永带点回来。
可这里是三教九流的聚集地,掌柜的、摆摊的,那都是看人下菜碟。
杨永这身打扮,加之斯斯文文,出手又阔绰,
自然成了老农妇们宰猪的对象。
不过,在经过多次被宰后,杨永确定了下坡第三间,卖给他的东西是最好的。
“让开,让开。巡防军公务,百民退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