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下马,随意的走到篝火旁,找了个树桩。
李义则是赶紧铺上垫子,让周云坐下,
随后从马鞍上,拿出了几个粟饼,这玩意马桐送的,听说烤着吃味道很好。
赵人的着装,有明显的胡人特色,
看起来圆领溜肩,幞头简约,随时可以上甲作战。
这种服饰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是夏侯杰知道,中原门阀权贵,还是接受赵国胡服,
这也是各家豪强,诋毁赵国为关外北胡政权的原因之一。
就像他,此刻穿的是宽袍大袖,鼎文锦衣,讲究的是中原将门贵胄之气。
“哈哈,信口雌黄,陛下莫要见怪。”夏侯杰朗声一笑,行赵礼赔了个不是。
“见怪?!朕当然要见怪。”
今日周云穿的是便装,就像是一个多年未见的故友,来探寻两位故交。
“路过朕的帝驾,也不来看一眼,你们心里还有朕这个老上司吗?”
“如今,见你们还难了?朕不找过来,你们啊也不去找朕呢。”
其实周云只需要金口一开,
夏侯杰跟安庆,就要三跪九叩的来赵帝行宫面圣。
只是如今,周云是皇帝了,不是一个随随便便的人物。
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被有心人解读,进而无限放大。
当然,站在夏侯杰跟安庆的角度,
他们翁婿都已经是卑微的小人物了,今后家族远离中枢,再没什么权势可言。
如此天差地别的身份,他们自是不好去大军中拜见皇帝。
“陛下,昔日并州大山之恩,安庆无以为报,只能替赵国稳固边堡。”
“你别无以为报啊。”赵帝周云要李义拿来粟饼,
熟练的拍掉了上面的叶子,递了一个给安庆道,
“军中之人,没那么多讲究,凑合吃吧。”
“安庆,要不来朕这里?给你一支兵马,去那西北教训突厥、高昌。”
面若玉冠,眼如朗星,宽厚弘毅。
安庆面前,这个昔日的武川镇雄主,依旧跟以前一样,对建安军的信仰,从未动摇。
可惜,赵帝依旧,但定王这一支,早已物是人非。
“臣谢陛下隆恩,安庆本就是一山野村夫,赵国猛将如云,臣恐才能不足。”
“哼哼……哎!朕很失望。”
落阳照辽山,飞鸟相与还。
赵帝周云眼里闪过异色,有些事,提两句就够了,过了就变味了。
大凌河畔,围着篝火,三个男人追述着昔日中原大战,对战宋国跟徐州的惊险。
当时王台村,秦寄要是不出来,扛住萧盖,兴许胜负难说了。
在东口县,上官弘要是不叛变,毒士了然清除后方压力,
九万精锐压向王台村,整个河南道都会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