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讲得并不快,用最简单的语言,解释着最实用的道理。
“每天铺子里发生的每一笔流水,都要在当天记录下来。”
到了月底,要把这一个月所有的‘入’和所有的‘支’都加起来,再盘点库房里的存银和货物,做到账实相符。
记住,一文钱都不能差。”
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小脸上满是专注的神情。
白初尧没有去打扰他们,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一旁的圈椅里,手里端着一杯清茶,目光欣慰地看着这难得的一幕。
他看着白露耐心教导的侧脸,看着孩子们认真学习的专注神情,心中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与安宁。
或许,这才是生活最本真的模样。
晚饭后,孩子们都回房温习功课去了。
白露在书房里,收到了白清泽从京都快马加鞭寄来的信。
她拆开信封,展开信纸。
他希望白露能留在青州,安心照顾孩子们。
“。。。。。。你如今带着十四个孩子,实属不易。从青州到凉州,路途遥远,车马劳顿。倘若你此时赶回凉州安顿,不出两个月,又要为了我的婚事再赶回京都,光是在路上颠簸的时间都不够了,实在太过辛苦。”
信封里,还附上了二哥白烈昭的另一封信,信中表达的意思与白清泽完全相同。
他让白露安心在青州待着,等清泽成完亲,她再自行决定是返回凉州,还是就此在青州长住。
孩子们刚刚入学,正是最需要她在一旁照看的时候。
白露拿着两封信,在灯下沉思了许久。
兄长们的顾虑,确有道理。
孩子们刚换了一个新环境,她这个做母亲的,确实不放心就此离开。
而且,带着这么多孩子来回奔波,也实在太过折腾。
既然如此,那便在青州住下来吧。
可是,住下来,总要做些什么才行。
她从来都不是一个能让自己闲得住的人。
第二天一早,白露便将管家叫到了跟前。
“牡丹,”她开门见山地说道,“你去帮我打听一下,看看这青州城里,可有位置最好的铺面要出让。”
“夫人是要做生意?”
牡丹立刻躬身应下。
“是的。”
白露点头,“位置要最好,人流量要最大,铺面也要足够宽敞。价钱不是问题。”
牡丹的办事效率极高。
不出三日,便在青州最繁华的朱雀大街上,寻到了一处绝佳的铺面。
那是一个三层高的临街店铺,正对着朱雀大街的十字路口,无论是从哪个方向来,都能第一眼看到,是真正的黄金地段。
白露亲自去看过后,心中十分满意,当即就让牡丹带足了银票,将这处店铺盘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