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妙拾回春 狐酒 > 第130部分(第3页)

第130部分(第3页)

温华听颜恕说过,颜家祖宅里有两株玉兰树生得极魁伟,在当地和临近的州县都很有名,每年花期时有很多人慕名前来观赏,因此在挑选礼物的时候才挑中了这两串水晶手串,水晶虽然说不上是什么特别珍稀的宝石,却还比金银贵重些,也不显得俗气。

手串光亮耀目,两个小姑娘想来也是听说过隆福寺的名头,脸色好了许多。

因着只有大太太和三太太给了二房的庶女们一人一个荷包,俞氏她们并没有给那几个小姑娘准备见面礼,温华不知何故,但既然嫂嫂们没有表示,她便也没有多事。

二太太指着惠兰笑道,“这孩子,我生了她三个姐姐,都不如她一个让我操心,打小身子不好,靠药养着才养到这么大。”

大太太点点头,“女孩儿就得娇养着些。”

二太太就道,“不知道崔太医还瞧不瞧病?她小时候崔太医给开的方子,让吃到十多岁的时候再换方子,这回带她进京,主要也是想请崔太医再给瞧瞧。”

“可巧,昨儿还听老四家的说起来呢,崔太医如今年纪大了,平日里也不在外走动了,倒是有他的一个姓陆的弟子得了他的真传。”

二太太眉梢一动,笑道,“崔太医给咱们家看了多少年的诊了,这次回来,怎么也要给人家表表心意!那陆大夫再好,当初也不是他给瞧的。”

看二太太这架势,是一定要崔太医给亲自看诊了,可人家老太医已经荣养了,轻易是不出诊的,何况二太太的面子也没那么大。

大太太虽然不怎么赞同,却也不好拦着,就道,“也好,回头让人拿了家里的帖子去请请吧。”又问道,“天赐呢?”

天赐是二房的独子,今年十岁了,自从生下来就被二太太抱在身边,眼珠子似的疼着,这会儿不见他出现,大太太不免要问一问。

二太太笑道,“跟着他父亲呢,一会儿再过来,如今他也大了,总不好一直被姐姐妹妹围着,去年就给他另立了个院子。”

这一点大太太倒是很赞成的,不过心里虽这么想,话说出来还是要拐个弯儿,“你也真舍得,他今年才十岁吧?”

二太太就笑了,很是自豪,“他读书还算扎实,准备过两年让他下场试试,他父亲怕我们惯着他,就做主把他搬出去了。”

三太太笑道,“二哥的学问这样扎实,有他看着,天赐的功课必定是不错的。”

众人也附和着。

二房的天赐还没有露面,就先被人夸赞了一回。

二太太的笑容越发的灿烂。

大太太记得二房惠英和惠兰之间还有个庶女十姑娘,只是不大记得她的名字了,看看二房庶女里年龄最大的一个,就问道,“这是十姑娘?”

那女孩儿站在惠英惠兰姐妹后面,听到大太太问她,忙福身答道,“惠秋给大伯母请安,大伯母万安!”声音娇娇怯怯的,很有些我见犹怜。

二太太横了她一眼,很快又笑道,“惠秋这孩子也是可怜,去年她姨娘没了,这回路上又受了风,说话都没气力。”说着,就吩咐身边的人去二房的院子里看看,催他们赶紧收拾。

三太太看看大太太,对二太太笑道,“二嫂放心,你们那院子里前几日刚打扫收拾了,今儿准能安稳下来。”

第223章 二房的八卦

颜家在京城的宅子不算小;除了中路的五进院子,东西还各有五进。

然而随着颜家的人口越来越多;原本的格局逐渐变得紧张;于是宅院内部渐渐或多或少进行了些许改动。

比如颜恕和温华现在住的这个小院儿就是在中路院子和西路院子之间加盖的;这地方原本是一挺大的花园子,颜家把花园子里的一座小土坡推平了,盖了两座小院儿,一座给了颜恕;一座给了大房的姑娘们住着。

后来颜恕成亲;就在花园子的另一边起了一座新院子;让姑娘们搬去了那边儿;原来的就都给了颜恕作了新房。这样一来;他的住处便宽松了许多,比起颜如和颜努的院子也不差什么,甚至一出门便是花园子,比起中路院子的中规中矩,又多了几分随意和闲适。

颜恕的祖父祖母去世后,颜明山兄弟三个就遵从遗命分了家,但二房和三房的人并没有真正搬出颜府,哪怕二房的人回老家住了这么些年,但属于二房的家私这些年还是一直安安稳稳的放在颜府西路的宅子里。

三房住在颜府东路,早几年的时候,三太太倒是曾经提出过搬到外头去,但三老爷颜明时长年在外做官,家里孩子多,不好都带在任上,只能把妻子留在京城照顾着,他又实在不放心三太太和孩子无人看顾,于是三房仍旧住在颜府。

二房的归来打破了府里的宁静。

杨氏气哼哼的说着二房的姑娘们去她那儿送礼的事儿。

“……好歹也是大家子的姑娘,怎么就养成了这样的性子,真是……我都替她们臊得慌……”

温华想了想,“三婶也不管管?”

杨氏摇摇头,小声抱怨,“将来谁家要是娶了她家的姑娘,可有得受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