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设计,后续的开发又是一两年。
毕竟,新车总要调教吧?
发动机、变速箱、悬挂、底盘优化、动力输出、隔音等等,都得一项一项慢慢掉。
后世的新能源那么快,因为双方的逻辑不一样。
新能源更像是模块化的拼装,大到动力电池,小到门把手都有对应的供应商。
传统的燃油车不行。
发动机哪怕是用别人的,哪也得改改,也得调教,不然,哪能适应得了新车。
完成开发和样车制造,下一步是测试。
实验室阶段的风洞测试、碰撞测试、耐久性测试(发动机满负荷运转)。
这些测试做完,实车还要在高温、高寒、高海拔等不同地区进行百万公里测试。
验证完可靠性,还有各种排放、安全、兼容性测试。
这些又要半年乃至一年。
所有东西都测完了,还要进行工厂生产测试。
不同的平台、发动机、变速箱、外型,不调整生产线,怎么生产?
调完生产线,还要进行小批量的试生产,同时,供应商体系也需要进行调换。
一切流程走完,上市的营销推广也少不了。
从设计到最后的上市销售,即使按照最快的速度,没个三四年根本搞不定。
而这一次,起亚准备推出两款新车。
一款偏轿跑,一款是紧凑型SUV。
两者使用同款平台,同款发动机、变速箱,只是外型上有所区别。
既然是轿跑,必然是运动风。
设计语言跟法拉利Purosangue相似,更准确一点,是马自达CX-4的设计风格。
法拉利Purosangue的车头太长,普通的轿跑用不到那么长的车头。
毕竟,家用车用不到那么大的发动机。
未来三年,除了研发两款新车,起亚还会报名参加WRC、CRC,组建一支车队。
燃油车时代,如果不去赛场证明一下自己,吹再多都没用。
如果不是为了宣传,谁踏马一年花大几千万,甚至几个亿去组建车队。
“车队?”
然而,组建车队的建议却迎来了反对。
“我们东风不同意,投建一支车队,成本太高,没必要。”
“附议。”
悦达的总经理也跟着附和。
“我们也不同意,WRC的标准太高,东风悦达起亚才刚刚起步,没必要斥巨资投入拉力赛。”
看到双方都拒绝,李杰的副手韩宰真早有所料。
老板提议进军拉力赛、房车赛,又不是今天提,明天建队,后天进军赛场。
慢慢来嘛。
一点一点的磨。
另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