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度增加的同时,起亚线下的销量也跟着增加,由李杰经手的设计,始终保持领先半个时代。
新颖的外观,很吸睛。
每一辆开在路上的起亚汽车都是行走的活广告。
眼下,起亚汽车的销量已经走上了正循环,随着经销商门店的陆续落地,可以预见,起亚的员工要加班了。
加班文化虽然不好,但只要钱给得够多,都不用李杰号召,员工们就会嗷嗷叫。
特别是国内招聘的员工。
这年头,大部分人手头都不宽裕,你让他天天八小时,人家还不一定愿意。
第23章新款再立项!
“新员工的招聘培训做得怎么样了?”
上车之后,李杰问起员工培训的事。
“第一批正在轮岗。”
金秘书如实道:“第二批员工的招募工作正在进行。”
“这样吧,把第二批招募人数提高到200人。”
“200人吗?”
听到这个数字,金秘书有点惊诧。
这是不是太多了一点?
起亚汽车目前在职的华夏员工不过500来人,算上第一批的100人,再加200,那就是300人。
都占到‘老员工’数量的一半以上了。
“嗯。”
李杰点头道:“200人,接下来,工厂的销量会迎来一波大涨,需要更多的员工。”
“好的。”
金秘书记下了这项命令,他猜测,多出来的人,可能跟国内有关。
再者说,华夏这边的人工成本比较低,在国内招一个人,这边能招八九个。
“还有,研发部门继续招人。”
李杰又下发了一条指令。
“马自达、丰田、本田那边的工程师可以多挖一点。”
造车方面,小日子确实有几把刷子。
挖人是很正常的行为。
哪家企业扩张不挖人?
不过,李杰挖人不是想从马自达、丰田、本田搞出什么东西来,他只是多招一点研发工程师。
为接下来的新产品开发做准备。
开发一款新车,其实很漫长,起亚之前推出的‘新品’,并不新,很多技术、平台都是之前的老产品。
套壳而已。
包括即将发售的SUV,平台也是老的,只是外观设计比较领先。
没办法。
不是李杰不想搞,而是从头到尾开发的周期太长。
正常情况下,一款新车在设计和调研环节就要半年到一年时间。
明确目标客户、竞品分析、成本控制、外形设计、底盘、动力、制动等等设计,任何一项都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