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成早就准备好了红绸子。
林麦一到,他就让她上他家坐着,他和几个小伙伴把她的奔驰用红绸子扎成婚车。
李明成结婚,他家农村的亲戚几乎全都来了,七八姑八大姨坐满了客厅。
大家都认识林麦,看见她,全都热情地和她打招呼。
李爸李妈就更热情了,儿子能够在江城站住脚跟,全靠林麦提携。
尽管林麦是吃了早餐来的,李妈还是给她添了一碗打了荷包蛋的甜米酒,让她喝了暖暖身子。
林麦一边喝着甜米酒,一边听众人拉家常。
一个亲戚问李妈,娶城里媳妇下了多少聘礼。
李妈伸出一个巴掌:“五千块。”
江城不是个注重彩礼的城市,周边农村也是如此。
她前世的记忆,八零年代前,几乎没有彩礼一说。
下聘的时候,给新娘买几身布料做衣服就行了。
即便几十年后,别的城市动辄几十万块钱的聘礼。
她所认识的江城女孩子,也只收十万块钱的聘礼,不过婚房是要的。
但是女方陪嫁的时候,一套房,一辆车,基本都这样。
虽然这几年因为改革开放,老百姓有
钱了,时兴彩礼了。
但也就几百块钱的彩礼,再加上给新娘子买一件金首饰。
五千块的彩礼很惊人,不少亲戚听得直咂舌。
不过也有少数亲戚觉得不亏。
他们认为,万娴有工作,五千块的彩礼钱,要不了七八年就能挣回来。
李妈妈听了这话,脸色越发不好看:“小万上班了赚钱了,跟我们李家半点关系都没有。”
众人错愕,不解地问:“咋就跟你们李家没关系?她可是你们李家的媳妇。”
李妈道:“她挣的钱全给她娘家,这是她婚前就和我们说好了的。”
众人哗然,议论纷纷。
有亲友道:“哪有结了婚,还把所有工资全都给娘家的。
你们也是,怎么这么老实,居然连这种无理要求都答应。”
李妈妈摊了摊手:“儿子好不容易谈了对象,我怕如果不同意,人家姑娘就不嫁我儿子咋办?”
一个亲友道:“世上两条腿的癞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姑娘满大街都是。
那个姑娘不肯嫁,你们就不知道换一个?”
李妈妈无可奈何道:“我们家明成就是看中了小万,我们给他换姑娘他也不会肯啊!”
众人无语。
李明成和他的小伙伴不到半个小时就扎好了婚车。
吉时一到,林麦就开着婚车,载着新郎,和接亲队伍浩浩荡荡去了万家。
家属区很少看见谁家开小车来接亲,开面包车来接亲排面就非常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