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完啦?”杜相坐在书案后,见他们放下棋子,笑着问道。
咦?祖父几时回来的?再一看,书房里都掌灯了。
杜云启讪笑着抚头,杜云寻招来小厮,把棋盘收了,“祖父回来了。”
“嗯,今儿的事,大总管都跟我说了。”
杜云寻颌首,同杜相说起谢侍郎请他为其母作画一事,还有单珏城提醒他的事。
杜相轻笑,“这事,我早就知道了。”昨日谢侍郎一下朝就找上他,杜相心里就已经有数,不过他倒是没想到,谢侍郎想的可不止是央请人为他侄儿治病而已,他想要的可比杜相所料的多更多。
“皇上亲点他为正使,会不会……”这姓谢的太会算计啦!
“这不是很好吗?”杜相睨了杜云寻一眼,“去了东靖,他想得利,想算计人,能算计谁?他若从中得利,大燕也能从中获取利益,因为他不敢做得太明显,定会拿个义正词严的好名头来遮掩他的私心。”
像这回,他是真心想为侄儿求医的话,何需绕那么大一圈?谢母又为何上门来,他们不止想要杜家主动开口为他侄儿治病,还想从这门亲事中得到好处。
“回头跟阿昭她们说一声,让她们防着点,你婉拒了为其母作画,那位老太太必不死心,说不得还会算计念念呢!”
杜云启不解的看着祖父,杜云寻扯了他一下,道,“如果念念只能嫁谢侍郎的侄儿,咱们明知那小子有救,能不出手相帮?”
他们有求于人,却不想自己开口,而要人上赶着帮忙,真是好算计!(未完待续。)
ps: 谢谢豆豆暖房童鞋宝贵的月票~祝大家小年快乐!快过年了,大家年货买了没啊?
第九百零七章 福气
青山绿水路迢迢,使节团在六月十四日出发前往东靖。
正使领着使节团自西山离宫出发,沿途不少人夹道围观,并对着跟在使节团之后的长串马车指指点点。
“那几辆马车里装的,听说都是鲁王妃要给小女儿的。”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媳妇又羡又妒的指着车上有鲁王府标志的车道。
哗!
大伙儿眼睛全盯到那几辆车上去了,一、二……十几车啊!这鲁王妃是把鲁王府全部的家当都掏出来给么女了吧?
有好事者扳着手指头算了算,“鲁王这位小女儿当初嫁去杨家,好像是一百二十八抬的嫁妆?”
“对!不过和离时,杨家就让她把嫁妆都拉回去了。”
“后来她嫁给东靖国三王子,是几抬的嫁妆啊?”大伙儿白了问话的人一眼,这谁知道?他们又没跟着去东靖国,怎么晓得鲁王给小女儿多少嫁妆。
忽地有人大声嚷道,“唉呀!难道当初鲁王府那位静姝郡主那么多的嫁妆,不全是她的,还有鲁王给小女儿的嫁妆?”
众人不由安静下来,不约而同的想到,当初那位郡主远嫁时,那叫人艳羡的十里红妆,原来并不全是她的嫁妆啊!
想到那位曾经高高在上的秀宁郡主,就因此事而和娘家闹翻,大伙儿不禁面面相觑,鲁王也真是坑爹啊!他爹和继母会相继离世,不就是因为楚秀宁吗?而楚秀宁之所以愤愤不平。就是因为她以为父母把该给她的财产,全给了她从前夫家带回来的便宜女儿做嫁妆吗?
道上这些人对曾经的秀宁郡主与其前夫之间的纠葛不甚明白,只是都觉得很奇怪,为何老鲁王妃会在女儿、女婿和离后,把女婿的私生女接回府,而且就此养在跟前,对那孩子比女儿生一双儿女还要好,那孩子远嫁,她还倾其所有给她置办嫁妆。
现在大伙儿才恍然大悟,那些叫人艳羡的嫁妆。并不全是那位郡主的啊!只是老鲁王夫妻和楚秀宁都已经过世了。就算真相大白,也只是沦为世人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楚秀宁的一双儿女听到了这件事情时,也只有相对苦笑。
谢相的家眷坐着马车匆匆赶来送行,谢相夫人坐在马车里。抓着孙女的手不放。眼泪掉不停。谢家姑娘们相对无言,父亲今儿要出远门,祖母这么个哭法。难道就不怕给父亲触楣头吗?
谢相则是骑着马,双眼茫然的看着使节团远去。
四方馆史看看两位同姓谢的同僚,心里着实无限感慨,待在四方馆里头,他以为自己这一辈子都不会有什么机会好出头了!没想到临老,还能有出头的机会,就是要出使东靖,让他心里有点慌。
不过看看他身边这两位,四方馆史又稍稍放下心来。
谢相的儿子谢郎中是个标准的文人,是个翩翩贵公子,偏偏在兵部当差,整天和那些兵油子打交道,而正使谢侍郎身形魁伟像个武人,却是在礼部供职,成天就和老些穷讲究的老酸丁为伍。
谢侍郎是个很会钻营的人,丁忧起复之后,短短几年就爬上礼部侍郎的位置,要知道,他可不像谢郎中一样,有个当宰相的爹,没有点能耐,他能那么快爬上侍郎的位置?
谢郎中家世摆在那里,就算外放,他爹也帮他安排的好好的,诸事不忧繁事不愁,只要当他爹的乖儿子,就能安安稳稳的登上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