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她刻了个小章,华阳居士。”华阳?怎么用华阳?
“华阳山不就在东陵附近嘛!我把她的画给书画院的院长及几位先生看过,他们都说是个人才,有天份。笔法虽嫌稚嫩了些,不过画风及构图都在小路之上。”因有外人在,杜云寻并未详说,范安柏瞪他一眼,不过好在妹妹没有在画上落款。
范安柏转回头去问掌柜,“你在绣庄里让人捆住你儿子的?”
“是。”掌柜此时也明白,这绣样被偷盗应与自家儿子无关,不由尴尬万分的去看儿子,少年撇过头甚感委屈不愿理睬他老父。
杜云寻问:“是谁先发现绣样不见的?”
掌柜这会有些迟疑,最后实在扛不住众人目光,才吶吶道:“是何娘子。”
何娘子,砚月姑姑?砚月姑姑遇人不淑,绝口不提夫家,砚月本姓何,父母死得早,全靠她姑姑拉拔大,在范家大家都称她砚月姑姑,来到绣庄做事,不好再称呼她砚月姑姑,便改称她何娘子。
“绣样本是她管的?”
“不,不是她一个人,还有两位管事娘子。”范安柏让掌柜说给杜云寻听。“何娘子她本来只绣花和管着绣娘,后来有几次,负责待客的管事娘子说不明白,差点得罪人,小老儿就让何娘子去解说,不想就把生意谈下了。后来生意忙不过来,何娘子便也帮着待客。”掌柜喝了口茶又接着说:“今儿一早,何娘子去开放绣样本的柜子,才发现少了。”
“我记得这几幅,都已接了订单?”见掌柜点头,范安柏便道,“那就把事捅出去。”
“捅出去?”掌柜迟疑的看了儿子一眼,“那他……”绣庄里的人可都是知道,自己的儿子被自己当成贼捆来跟东家请罪的,这消息要传出去,不就代表是他儿子偷的了?自己这掌柜还干得下去吗?
“这就要看你的本事了!他且留在我府里,省得打草惊蛇。”
掌柜忐忑不安,范安柏让护卫把少年身上的绳子解开,“你且跟着大总管学做事,省得回去你那些旧友又寻上门来。”
“东家,真的不关我儿子的事。”
“我明白,所以我再给他个机会,要是再不学好,可就怪不得我了!”
少年揉揉鼻子,拍着胸脯,“您放心就是。”转头看老父犹一脸忧虑,少年扭捏艰难的出声道:“跟你说了,我没偷,真没偷,放心,我会跟大总管好好学的。”
ps:
鞠躬感谢淘气森森童鞋的支持及粉红票,大家愚人节快乐!
第一百五十二章 绣庄风波 五
重阳之后,太后数度召见襄城侯夫人及其嫡孙女,另富阳侯世子夫人也常带着大房侄女杨延喜和自家女儿杨延福进宫给太后请安。
杨妃从富阳侯世子夫人那儿讨了京中适婚贵女的名单,一家家暗地使人去查访,又与太后建议办个金秋宴,太后近来只常见到襄城侯嫡孙女朱德惠、杨家两个侄孙女,尤其是朱德惠,荳蔻年华水灵灵的小姑娘,娇言软侬,又擅哄人,把太后哄得心情大好。
杨妃又道:“她们小姑娘家家的,合该多走动走动,日后都有好处的不是?咱们也好多跟小姑娘处处,看看能否跟太后一样心花开,整个人都青春不少。”
太后想到日后就算朱德惠要多结交些手帕交,将来成了皇子妃,方能帮衬着五皇子拉拢朝臣,便同意了!
金秋宴定在十月中旬,各家闺秀千金个个摩拳擦掌,想在金秋宴上出风头,男人们则忙着秋猎,对金秋宴没兴趣。
往年的秋猎,不止是男人们的事,皇后和四妃都需列席,不过今年京里的贵女们个个忙着准备金秋宴,仅兰妃随侍皇帝秋猎,就连向来喜好打猎的几位长公主、大长公主也没出席,原因无它,宫里甚少举办这种大型的赏花宴,美其名是赏花,但大家心知肚明,那就是相亲宴。
挑媳妇的不是别人,是宫里的娘娘们,这可是姑娘们飞上枝头当凤凰的大好机会,就算无缘为皇子妃,能在这种场合露脸,对自己的婚事可是大有帮助。
富阳侯府邸,长房杨延喜的闺房,一水的黄花梨木家什,多宝格里摆着各式珍玩,屋角的高几上摆放着绿牡丹、十丈垂帘等名品菊花,厅中大圆桌上摆放着各式首饰匣,还有好些布匹摞放在椅上、几上。床上、榻上摆放着五颜六色的衣裳。
侍候的丫鬟、嬷嬷们暗地交换眼神,却是谁也不敢上去劝那个坐在床上生闷气的主子。
好不容易总算等到明间门帘响动,一丫鬟悄悄掀帘往外瞧,见是大少奶奶来了,不禁松了口气。
“妹妹这是怎么了?”大少奶奶未语先笑,杨延喜见到她来,并未露出笑意,反倒更恼。“大嫂怎么会来?”
“怎能不来?大嫂就盼着咱们家延喜能在金秋宴上大出风头呢!”大少奶奶示意侍候的人全退下去,然后亲去拧了条帕子过来给小姑拭脸,温言拍捧几句。总算哄得小姑露出笑容。才继道:“瞧瞧。咱们家延喜就是是漂亮,这么一笑啊!还不把其他姑娘给挤下去。”
大少奶奶慢慢劝哄,总算问出小姑为何着恼,大少奶奶忙唤自己的丫鬟进来。杨延喜见那丫鬟手捧锦盒,不禁好奇的回望大嫂。
“这是父亲之前出京使人带回来的,记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