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少爷赏!”
百文不多不少,也算是个彩头,几个小厮都是笑着领了。
“少爷,要不,小人快马回去报给老爷?”
一个机灵的小厮就上前小声问道。
这可是个好差事,老爷那肯定还有一份赏钱,加起来可就比得上半个月月钱。
“你倒是有心了!”
周迅笑着瞧了他一眼,他就不好意思地回着。
“少爷,我这不是都十六了吗?夫人说过,要给我许了翠花。可结婚得有钱啊!我那彩礼钱还差着一大截呢!”
大门大户的,家中婢女到了年纪是会放出去嫁人,除非能爬上主家的床。
周家人少,加上夫妻和睦,周桂素来洁身自好,是以从无侍妾,这些婢女自然都早早地给找了好人家。
“行了,这事就交给你,回头告诉我爹,我暂时不回去,专心读书,准备府试。”
那小厮得了这差事,喜滋滋地跑走了,他来时也是骑着马,在周家也算是得信重的,不然也不能混到这陪公子读书的差事。
周迅拉开帘布,登上马车。
“去荀家,先给老师报声喜。”
马车缓缓地在街道上行驶,也只能缓缓地,就比步行略快。
周迅在车内,拉开小窗,看着街景。
这些天,县城内都是热闹的,从考化县各地涌来的学子,给这里带来了许多商机。
放榜过后,仍有许多人流连在此,对于他们而言,这也算一次难得的文人聚会,少不了和友人来聚一聚。
当然,这得是家中有钱的。囊中羞涩的,多半这会儿就在收拾行囊,明儿一早结算房钱返家。
中了的倒是可以留下,等四月份的府试。
第十七章林家
到了荀家附近,在拐角处与另一架马车相遇。
两车相对而过时,周迅见得对面车窗内,一席红袖,转瞬而过。
“女眷?”
只是惊鸿一瞥,对面便已放下窗帘,只见得红袖,似乎是女眷。
“老师家中来访的客人?”
今儿二月初八,早上放榜,周迅出门得早,这会儿客人都离去了,正好见到。
“再过几日,便是花朝节!二月十五,百花熟,正是一年花朝节。这次我留在这儿,正巧可以瞧瞧。”
荀或也是有不少发达的同窗、同年、同乡的,三五不时就会上门拜访,周迅住了一个月,就见了四次,已是熟悉了。
别看荀或本人不出仕,他却有不少在外为官的好友,彼此常常书信往来,逢年过节还会赠送礼物。
荀或年纪不小,正是大夏开国后前几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