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繁花笺夜纤雪 > 第五百四十八章 探花(第1页)

第五百四十八章 探花(第1页)

这番话言辞恳切却不失锋芒,既回应了“异邦士子能否负重任”的质疑,又明辨自身立场、彰显抱负,既含读书人的通透见地,又具习武人的果决担当。

萧浔眸中欣赏愈浓,朗声道:“朕始终坚信‘英雄不问出处’,若因籍贯世族埋没贤才,实乃国之损失。”

他抬眼扫过殿内百官,语气笃定:“程诺才思敏捷、立场分明,既有学识又有担当,相貌气度亦属上乘,探花之位,实至名归。”

探花?

百官皆惊,不敢置信。

程诺会试原是二甲头名,按本朝惯例,殿试名次多在二甲区间浮动,如今陛下竟越次拔擢,将其点为一甲第三的探花。

这般“跳榜”之举,在本朝科举史上实属罕见!

“陛下三思!”户部左侍郎李葶率先出列躬身,“程诺虽才貌尚可,然其乃异邦士子,无根无凭,今若越次拔擢为探花,既坏科举成例,更恐令天下士子非议,谓陛下重异邦而轻本邦,寒了朝野之心啊!”

话音刚落,礼部尚书方渊亦出列附和,语气凝重:“李侍郎所言极是!本朝科举百余年,抡才大典素来重章程、循旧例,从未有二甲头名直跃一甲之先例。程诺殿试应答虽佳,但若开此先河,日后士子恐争相效仿钻营,岂不乱了取士规矩?且一甲名次关乎天下文脉风向标,骤然打破常规,恐难服众望,还请陛下审慎!”

殿内顿时陷入沉寂,不少官员面露犹豫,目光在萧浔与两位大臣之间来回逡巡。

有几位寒门出身的官员眉头微蹙,似是并不认同“规矩”之说。

萧浔眸色一沉,语气骤冷:“二位卿家此言差矣!朕拔擢人才,唯才是举,岂因‘异邦’二字设限?更何况夏国乃大虞藩属,程诺赴考应制,便是愿为大虞社稷效力,与本邦士子何异?”

他目光扫过方渊,加重语气:“科举成例,本是为选拔贤能以安天下,而非抱残守缺、困死贤路!程诺殿试应答,既解‘异邦士子能否负重’之惑,又陈‘恪尽职守、不结私党’之诺,才识、胆识、初心皆无可挑剔,远胜同列。反观成例,若因死守名次排序,让真才屈居人后,才是真正寒了天下士子之心!”

“至于方尚书所言‘乱规矩’,”萧浔话锋一转,语气威严,“朕今日破格,非为纵容钻营,实为昭示‘唯才是举’之心。程诺之才,众目共睹;朕之决断,亦非一时兴起。日后若有士子能及程诺之能,朕亦当破格录用;若仅为钻营,即便循例入榜,朕亦绝不轻饶!”

李葶还想再辩,萧浔已抬手制止,语气不容置喙:“此事朕意已决,无需再议!李侍郎、方尚书若再以‘成例’‘异邦’为由妄加阻挠,便是罔顾朕求贤之心,亦辜负了天下士子求学报国之意!退下!”

两位大臣面色一白,见帝王态度坚决,且所言句句在理,终究不敢再违逆,躬身退归班列。

此时,三辅闻谦当即出列,躬身道:“陛下慧眼识珠,不拘一格降人才!程诺贤能兼备、气度不凡,殿试应答字字珠玑,探花之位实至名归!臣等恭贺陛下得此栋梁,愿程诺不负圣恩,为社稷效力!”

闻谦身为三辅,位高权重,他的表态如同风向标。殿内犹豫观望的官员见状,纷纷躬身附和:

“陛下圣明!程探花才貌双全、胆识过人,应答切中要害,此等异邦贤才得陛下拔擢,实乃我朝之福!”

“‘英雄不问出处’,陛下求贤若渴之心,必能感召天下有识之士,无论本邦异邦,皆愿为大虞效命!”

众臣言辞间满是恭顺,低垂的眼眸里却各藏盘算。

他们的目光不自觉地落在程诺身上,少年郎身姿挺拔如松,面容俊朗清隽,眉宇间既有书生的温润,又有武者的英气,这般品貌气度,再加之殿试上无可挑剔的应答,确实难有匹敌者。

先前因“跳榜”“异邦身份”而生的疑虑,此刻在帝王的威严与程诺的真才面前,渐渐转为表面的顺从,转而滋生出别样心思。

“陛下这般破例抬举,莫不是有意将其培养为心腹?”有官员压低声音嘀咕。

“张大人所言不差。”身旁官员飞快回应,语气笃定,“程诺无根无依,又明言‘不结私党’,正是陛下最需要的孤臣,而非依附派系之人。”

几位隐约听见只言片语的官员,当即悄悄敛了攀附之心,看向程诺的目光多了几分了然。

这位探花郎,怕是要走一条只忠于帝王的路了。

首辅余瑁并未参与附和,也未再置喙,他自有考量。

在他看来,此事未必全然是陛下惜才。

后宫那位正得盛宠的淑妃,亦是夏国来人,与程诺同乡同源,在旁人眼中皆是无根无依的异邦之人。

陛下拔擢程诺,固然有惜才之心,可若说其中没有淑妃暗中周旋的缘故,他万万不信。

淑妃颇有手段,连他女儿,堂堂一国之母,都被压得喘不过气。

程诺年轻有为,又深得帝心,往后若在朝堂站稳脚跟,与后宫淑妃遥相呼应,未必不会形成一股新的势力。所谓“孤臣”,不过是眼下无党无派的表象,待他羽翼丰满,又有同乡妃嫔暗中相助,届时究竟忠于帝王,还是另有图谋,尚未可知。

余瑁缓缓收回目光,面上依旧沉稳无波,心中却已将程诺与淑妃的关联牢牢记下。

往后这朝堂局势,怕是要因这位异邦探花郎的出现,多添几分变数了。

御座上的萧浔,没有理会底下的暗流涌动,专注于廷试问答:“今岁边境互市渐兴,胡商往来不绝,虽互通有无利国利民,却时有胡商夹带违禁铁器、边军私下与胡商交易军需之事发生。如何规范边境互市,既保商贸通畅,又防边患滋生、禁令松弛?”

此时轮到周彦应答,他躬身道:“陛下明鉴!当设专关核验货物,列明违禁清单,严罚夹带与私交易者,连坐其上官;再优遇守法胡商,许以贸易便利与安全保障,恩威并施方能保商贸通畅、杜绝边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