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无衬线字体,干净、利落。
他盯了几秒,喉咙微微发紧。
那串拼写他再熟悉不过,甚至不用看,都能在心里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写出来。
光标移动到最右侧的“COntaCt”。
页面跳转。
是一排统一的联系方式——统一邮箱、媒体合作邮箱,还有一个被标注为“BUSineSSinqUirieSPartnerShipS”的电话号码,前面加着+33的区号。
他看了眼时间。
北京这边已经快零点,巴黎那边还在下午往晚上的交界,理论上不会太失礼。
理论上。
他盯着那个号码看了两秒,伸手摸过桌上的手机。
指尖飞快地把一串数字敲进去,又按了删除键,重输了一遍。
按下拨出。
嘟声在耳边一下一下响。
响了七八声,转成忙音。
他眉毛轻轻蹙起,把手机从耳边拿开,看了一眼通话页面,挂断。
又拨了一次。
这一次干脆连嘟声都没有,直接被转进语音信箱,冷冰冰一段英文提示说请在“哔”声之后留言。
他没出声,抿了抿唇,挂断。
第三次,他换了个姿势坐下,身体略微前倾,手机贴在耳边,肩线自然绷着。
嘟——嘟——嘟——
长长的等待之后,线路总算被接起。
先是一阵背景杂音,像是有人推开玻璃门、远处咖啡杯轻轻碰撞的声音,然后是一个带着法语口音的英文女声,语速标准而公事公办:
“BOniOUr,thiSiSLeXPilOt。HOWCanIhelpyOU?”
(BOniOUr,这里是LeXPilOt。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那种训练过的笑意从话筒那边顺着电流传过来,礼貌得恰到好处。
秦湛予垂眼,看着桌面上那支没来得及盖回去的笔,指尖慢慢收紧。
他很少用英语打私人电话。
这一次,舌尖在上颚抵了一下,把胃里翻涌着的那点火气硬压下去,换上一个几乎挑不出问题的语调。
“GOOdafternOOn,”他开口,声音低而稳,“I’mCallingfrOmBeiiing。”
(下午好,我这边是从北京打来的电话。)
短暂的自我介绍被他省略掉,只留下一句干净的目的:
“I’dliketOSpeaktO…NOelle。”
(我想找一位叫……NOelle的人。)
最后那个名字落出来时,他微不可察地顿了一瞬。
随后又加了一句,语气比刚才更沉了一分:
“—NOelleGU。IfShe’Savailable。”
(NOelleGU。如果她现在方便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