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道枢星舟继续加速下去,时来新肯定要跟不上,因为从理论上说,这种持续加速度也许可以达到无限接近光速。
不过到底会不会出现这种结果,谁也不知道,人类从未尝试过,道枢星舟是最有可能去触及这个科学禁区的实验道具,因此科学家们才会如此重视这艘飞船。
但想要试探这个禁区又谈何容易,凭着道枢星舟的加速度想要接近光速,起码要连续不断加速数十个蓝色星球年才行,期间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数不胜数。
后来时来新干脆就不飞了,无谓浪费精力,盘腿坐在飞船外壳上,在太空打起坐来,亲自处身于太空之中找找感觉,这是在飞船里不能比的。
时来新艺高人胆大,这样肉身暴露在太空当中其实非常危险,此时太空中的温度在零下两百度以下,接近绝对零度,即使是实力强横的超凡生物也不容易抵受。
时来新时间长了也不行,要运行玄冥无量诀护体。
更大的危险是太空中的物体,陨石、尘埃之类的物质,以这样的速度相遇后果不堪设想。
虽然以宇宙的宏大尺度来说,这种概率很小,但是万一呢?
时来新不怕大的天体或者宇宙现象,反而有些怕那些小东西,不好发现,遇到了就很难躲。
因此飞船上装有雷达,不过就具体效果而言,时来新还是相信自己的神识。
飞船继续飞行,月星不再是一个遥远的天体,如同一张黑白照片占据了大半个船头,其表面的环形山和月海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清晰。
时来新长时间呆在舱外是为了适应非蓝色星球的环境,为月星的战斗作准备。
他飞船外壳上静坐一阵,然后就起来跳跃腾挪一段时间,活动范围甚至会远离飞船。
在太空中几乎没有任何物质,也就是没有摩擦力,这让一辈子生活在物质世界里的战士很不习惯,任何动作都会变形,时来新就是要克服这种困难。
几个小时后时来新回到飞船内,因为这时候飞船的时速已经接近时速十万公里,如果脱离飞船就很难再追上。
又过了几个小时,在距离月星还有不到二十万公里的时候,导航计算机精确计算的时间点到来。
这个点并非严格的几何中点,而是经过精密计算,使得加速段和减速段所消耗的能量和时间达到最优平衡的点。
时来新立即关闭引擎,他的首次飞船驾驶技术大考到来。
他需要控制着飞船进行一个180度的旋转,原本指向后方的引擎喷口被调整到指向前方。
这本来需要一套姿态控制推进器来辅助进行,但为了贯彻时来新简化设计的原则,就省略掉了,时来新依靠自己意志力进行控制调整。
飞船不再保持稳定的航向,以一种平稳缓慢的姿态开始绕轴旋转。
这个翻转过程通常需要十几分钟到半小时,以确保稳定和安全,避免内部物品漂浮碰撞或对飞船结构造成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