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狙击南宋起点成绩 > 第196部分(第2页)

第196部分(第2页)

晋宁军使者见折彦文神色有异,不由低声询问:“大公子,可有何不对?”

折彦文一字一句道:“那个人,就是夏军左厢神勇军司的指挥使,曹吉!”

“啊!”晋宁军使者望着那远去的身影,震撼莫名,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这时,一名侍卫出现在广堂回廓的石阶前,大声通传:“晋宁军使、折家军使,请入见。”

折彦文终于见到这位以泼天之胆,挥军攻陷太原府,又以一支偏帅袭取银州,胆敢捋一国之虎须,做出令折家与晋宁军联手都做不到的事,更令赵氏皇族也为之拜服的天诛军军主:狄烈。

在此之前,折彦文想像中,能做出此等惊人壮举的一军之主,大概便如自家父帅一般模样:长髯垂胸,面容庄重,不怒自威,气势迫人……谁想到,竟然是一个与自己年纪差不多的青年人……这心理落差也太大了。

狄烈当然看得出这两位来使的惊疑惑讶异,诸般情绪。他也没有说话,只是低头看着赵偲、赵梃叔侄联名上报的那份呈报,大概了解了他们此行使命的完成情况,以及这两位来使的用意。呈报看完了,两位来使消化得也差不多了,狄烈才开口道:“二位来使的心意,本军主已知晓。二位如今身处银州,耳闻目睹,感同身受,是否还有疑虑?”

晋宁军使者将一份帛书卷轴取出,诚惶诚恐道:“本使奉抚帅之命前来银州,一为见证银州归属,二为将此奏表进献渊圣皇后。不知……”

“奏表本军主替你家抚帅收了,择日转呈皇后御览。你的使命完成,可以回去复命了。”狄烈手指轻轻一动,身后侍卫上前将奏表接过,放在桌案前的支架上。

晋宁军使者嘴皮动了动,想说什么,终究还是没敢开口。人家说得在理,你一个小小的军使,有什么资格谒见皇后?严格说来,他此行的任务,就是来亲眼见证这银州是否真落入天诛军之手,只要此事属实,他的使命的确就算完成了。

狄烈处理完晋宁军之事,转向折彦文道:“折家军使,此行感受如何?”

折彦文在座椅上屈身行礼,道:“彦文此来,非是代表折家,仅代表个人。因此,请勿以折家军使相称。”

狄烈一笑:“好罢,那么,折大公子此次前来,有何见教?”

折彦文肃然道:“彦文来此,只想知道两桩事,一、所谓的神堆驿大战,真实战况如何?二、军主对我折家,有何打算?”

狄烈神情严正道:“第一桩事,你不必问本军主,大可自行到战俘营一探真相;第二桩事,本军主可以在此给你及你们折家一个明确答复——回头是岸,岸上有我!”

“回头是岸,岸上有我!”折彦文反复琢磨了一会,眼神渐亮……

在这之后的几天时间里,折彦文与晋宁军使者,持着天诛军军主签发的令牌,足迹遍布银州城及南北两大营寨的战俘营,甚至还两次跑到二十里外的神堆驿现场查看。其中一次还碰到了夏军的收尸队,对方人马众多,而他们这边只有五骑。结果却是两边同时吃了一吓,你往那边逃,我往这边跑,上演了一场“麻杆打狼两头怕”的滑稽剧……

三日之后,折彦文与晋宁军使者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无限震惊,向狄烈辞别,心急火燎地赶回葭芦寨与府州,要将这几日收集到的惊天消息,尽快传回给自家主帅。

此时谁也没想到,一道足以影响西北局势的杀机,正在三百里外的府州,渐渐凝聚……(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章 暗夜杀机

“‘回头是岸,岸上有我!’我儿认为此言有何深意?”

重复这句话的人,是一名五官清矍,留着三绺长须,神情威严中带有几分儒雅,年约四旬的锦袍人。纵然穿着一袭湖绸缎袍,仍难掩其豪迈雄健的武将气质——此人便是百年将门的折家军当代家主,宋靖康军节度使、兼麟、府、丰州安抚使、知府州军州事:折可求。

而说这句话的地点,也已经是距离银州三百里外的府州(今山西府谷县)折府内院正堂中。

刚刚快马奔驰三百里,星夜赶回府州的折彦文,还来不及喘均一口气,就被父帅紧急招入府中,禀报此行结果。

折彦文知道父帅为何如此着急,一反平日从容自若的大将风度——因为明日就是金国使者给出的最后期限,接受金国册封,诏告天下。

这也是折彦文三百里加急,不惜跑残了一匹河西健马,也要赶在今日回府州的原因所在。

在此之前,父帅虽然口头答应接受金国册封,也晓喻三州折家子弟,表明折家降金之意,但父帅还没有正式登坛拜授金国册封,并传檄天下。这个程序一日未走,折家就还是宋臣而非金臣。

而父帅之所以迟迟未正式接金人诏册,是想等自己劝服姑父徐徽言,拉着这位晋宁军的抚帅一起陪绑。倘能如此,这叛国投敌的压力就会小得多。而金使也能体谅折家所求,更希望折家劝诱成功。这才宽限时日至今。

不过很显然,金使已经听闻到风声,知悉晋宁军之事不可为,因此加紧逼迫父帅登坛接册纳印。而明日,就是最后期阴。

折彦文刚擦了一把脸就匆匆而来,一身风尘仆仆却也顾不得了。在静室里,足足花了半个时辰,才将此行所见所闻说了个大概。然后,斗室便安静下来,折可求的脸色不断变化。迷惑、疑虑、震怖、失措……足足过了一刻时。脸色才渐渐恢复正常,张口第一句,就是复述天诛军主狄烈的这句话。

折彦文恭恭敬敬道:“孩儿想来,此句‘回头是岸’不言自明。关键在于‘岸上有我’之句……”

“嗯。说下去。”

“孩儿认为。狄军主此言用意有二。一是敦促我折家回头,渊圣皇后之天诛大军愿既往不究而接纳;二是暗示保证,若金人煎迫我三州之地。天诛军可为我折家后盾。”

“岸上有我!岸上有我!”折可求站起身,来回踱步,嘴里不住叨念,倏地停住,左拳击打右掌,脱口而出:“不错,大郎分析得不错,应是此意无疑。”

折可求说到这,从桌案的供奉架上取下一轴帛卷,递给折彦文,道:“此为五日前,天诛军使越王赵王偲、相国公赵公梃,二位皇室王公,亲至我府州折府,宣读的一份渊圣皇后懿旨。懿旨中所述之意,与我儿此次银州之行,从那位天诛军主口中得到的承诺,可互为印证,足见其言不虚。”

折彦文赶紧接过,执态甚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