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齐家既得罪了皇上,现今仕途受阻,也算忧患遂绝,何况众人又都赞齐叙白的人品才学——想到这名字,他又觉烦心,人大约是个好人,可就是叫人无从喜欢得起来。
这矛盾就像他既希望叙白与九鲤往来,又希望这往来无关儿女情长。他忽然惊察内心其实无非是想在他们的关系“将成难成”间,可以心安理得地立身。
这何尝不是一种“小人之心”?
正觉得羞惭,杜仲提了午饭来摆在案上,在碧纱橱底下叫他。他踅出来一看,桌上只摆着两幅碗筷,因问:“鱼儿呢?她连午饭也没胃口吃?早饭就没吃,再没胃口也该吃些。”
“才刚齐叙白送来一碗粥和一碗鲜笋,说是他娘打发人送来给鱼儿的,做得倒巧,鱼儿吃了大半,这会吃不下了。”
又是他府上,看这情形,只等荔园的事一了,齐家必有人登门拜访。
既然他自己对这事始终打不定主意,几番权衡,饭后便修书一封,将叙白的家世人品说明,叫杜仲送回家交给丰桥,寻人带回苏州乡下给老太太,全权交由老太太裁夺。
杜仲离园半日,在家耽搁一阵,九鲤喊他不见人,便特地走进北屋来问,庾祺只说打
发他回家送东西去了。九鲤见他坐在案后自忙,也不问她为什么不吃午饭,更没多余话说,不觉失落,只得仍回房去卧着。
近晚饭时候杜仲回来,走到廊下,被九鲤一把拽入房中,“你回家送什么去了?”
杜仲虽没见信上到底写了什么,不过也猜到个八九,“信中好像说的是齐家的事情。”
九鲤乍听得糊涂,“齐家有什么事好告诉老太太的?又不认得。”
“就是因为不认得,所以才写信,好叫老太太知道知道齐家的门第家境如何,齐叙白此人又是如何。只要老太太有意,这事就能定下。”
她在他嬉笑的眉眼中渐渐反应过来,心里倏然一声轰隆,说不清是惊是喜,更多的生气,不由自主垮下脸,“怎么不问问我愿不愿意?”
“那你愿意么?”
她不作声了,真说到这事,总是答不上来。有种焦躁的情绪,一颗心被那太阳从背后晒得隐隐酸胀。
杜仲窥着她那副郁郁的神态,笑着坐到她身边,“我看你不会不愿意吧,你连人家亲娘的饭都吃过两回了,也回了礼,是不是好意思?”
她一口气堵上心头,只管推他,“你快回房去吧!我刚见吴嫂提饭过来了,仔细误了你的终身事业!”
他终身的事业自然是吃饭,于是立起身,“你不吃?”
“你去对叔父说,我没胃口!”
谁知庾祺并不来劝,那头自吃了。
捱到次日,早饭仍不吃,只吃了半碗药,百无聊赖地窝在榻上看雨,也在窗户上看见诸位大夫出院去巡诊。庾祺不爱挨着人走,落在人后头,撑着把暗黄绸伞,落叶一样的颜色,半罩住他的脸,露着个凌厉的下巴,不往这边看。
她趴在窗台上,恨着吸溜下鼻子。
到午间杜仲仍来叫她吃饭,她分明饿得有点捱不住,却仍窝在榻上,坚持说没胃口。
杜仲总算瞧出来,她这像是在同谁赌气呢。他稀里糊涂走回北屋,闷头嘀咕,“怪了,我又没得罪她——”
庾祺坐在圆案前唤他:“你在说什么?还不快吃饭。”
他坐下来道:“鱼儿又说没胃口,我看她是在和谁赌气。”
庾祺挑起一侧眉峰,“写信给老太太的事,你和她说了?”
“说了。”语毕,他两只眼睛转一转,笑了,“噢,别是害臊吧?听说姑娘议亲时,害臊起来有闭门不出的,不过还没听说连饭也不吃的。”
庾祺简直给他那笑声怄得脑仁疼,便瞪他一眼,他忙敛了笑,老实端起碗来扒饭。
庾祺自也端起碗,一面搛菜,一面从门中望出去。九鲤仗着下雨无人走动,便不关门,可以斜望进屋内,门旁边是那张榻,榻上有一片茶色的裙角忘记收敛,想她八成是贴墙坐在那榻上,不知有没有缩头缩脑朝这屋里看。
他故意抬高声音问杜仲:“那晚你们进关展房中,可曾留意到院内情形?”
怎么突然说起案子了?杜仲一怔,努力回想,“进去时那院里黑漆漆的,只关展那屋里透着点光,就是想看也看不清。”他端着碗琢磨这问题的意图,忽地后怕,“师父,您是不是怀疑,我们进去的时候,凶手就躲在院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