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目光落在
“主体结构”
一栏,红色批注写着
“符合住宅建设标准,无安全隐患”,紧绷的眉头稍稍舒展。
“整体来说,安置房的主体质量都没有问题。”
杨墨站在一旁,低声汇报,语气里带着几分审慎,
“问题主要出在硬装环节
——
墙面乳胶漆是劣质产品,甲醛含量超标三倍;门窗用的是非标铝材,隔音和密封性都达不到承诺的标准;还有厨卫的五金配件,全是三无产品,手感松垮,用不了多久就得坏。”
君凌翻到检测报告的附件,里面是硬装材料的抽样检测结果和对比图,劣质乳胶漆的剥落痕迹、渗水的墙面、变形的窗框,一张张照片触目惊心。
他轻轻合上文件,手指敲击着桌面,眼神沉了下来:
“这些硬装问题,看似都是小毛病,却最影响老百姓的居住体验。”
杨墨点点头:“没错。而且按当时的拆迁协议,李伟公司承诺的是‘精装交付、拎包入住’,这些劣质硬装,不仅达不到承诺标准,还存在健康隐患。”
君凌靠在椅背上,心里清楚这背后的逻辑。
当年张山主导东河村拆迁时,为了加快进度、安抚村民,特意宣传
“精装修安置房”,承诺拎包入住,就是想让村民少了装修的麻烦和顾虑,尽快签字搬迁。
这本是惠民的初衷,却被李伟钻了空子:
主体结构不敢偷工减料,毕竟要过质监站的验收,可硬装环节却成了他牟利的
“灰色地带”,用劣质材料以次充好。
“老百姓盼了这么久的安置房,结果拿到手是这个样子。”
君凌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怒意。
“不止如此。”
杨墨补充道,
“我还查到,李伟公司的硬装采购合同里,供应商是一家空壳公司,注册地址在郊区的民房里,法人信息也是伪造的,明显是为了走账方便,掩盖偷工减料的事实。”
“这份检测报告,还有资金流水,都复印存档,一式三份。”
君凌的语气斩钉截铁,
“另外,联系东河村的村委会,选几个有代表性的村民代表,明天我要亲自去安置房现场看看,听听老百姓的真实想法。”
“明白。”
杨墨立刻应道,“我这就去安排。不过君市长,李伟那边恐怕已经收到风声了,大概率是在商量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