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众朝臣的陈述,康熙便明白,他这一道旨意,完全没问题。
朝臣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并不是全都十分认可太子。
为什么会如此?
不外乎私心作祟,很多人在想着从龙之功呢。
&ldo;朕意已决,君无戏言,诸位爱卿若是没有别的事情,便退朝吧!&rdo;
康熙双手抬起,虚空下压,先是平静了朝堂如同菜市场一样乱糟糟的闹腾,这才缓缓说出这样的一番话。
立不立太子,立谁为太子,这些事情,乃是他的事情,一言可决。
康熙,年少登基,诛杀鳌拜,成就了他的赫赫威名,此后,一路走来,充分展示了他一代雄主的威风。
朝堂众臣,亲王勋贵,面对这样的康熙,尤其是表现出雄主霸气的康熙,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跟康熙叫板?
别逗了!
一般的事情,关系到国朝民生之类的,只要你站得住脚,哪怕是跟康熙大吵一架都没问题。但这种事情,看似国朝大事,实则不过是康熙一言可决的私事。
太子是谁,关系到江山社稷?
这是谁的江山?
朝臣可都是清清楚楚的。
在顺治帝当朝时,八王议政还是很有范儿的。但康熙登基这些年,一步步收拢权力,无论是谁,想要左右康熙的决断,都得仔细掂量一番。
最终,大朝会散去,太子不再是储君的事情,成了定局。
康熙三十五年,注定是是大清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
这一年,不管大阿哥是不是心甘情愿,他都踏上了远赴西洋的漫漫航程。
也是在这一年,大清没了太子。
同样是在这一年,一群犯下重罪的囚徒,在前太子门客邱八爷的统领下,踏上了航向新大陆的航线。
更是在这一年,理亲王福晋瓜尔佳氏开始了她的传奇人生。
在后世的史学家笔下,瓜尔佳氏是大清永远的太子妃,独一无二!
当然,这一切都是后话。
此时此刻,墨晴在干啥?
她在逗两个小人儿玩耍,而毓庆宫的搬家事宜,统统丢给了毓庆宫的大总管乌禀。
在知晓将要搬入宫外的理亲王府后,毓庆宫内就有些人心浮动,惶惶不安。墨晴喊了乌禀训话,给了下面的人自主选择权。
不愿跟着出宫的,可以回转内务府重新安排差事,嗯,还是在宫里当差。
愿意随着新鲜出炉的理亲王和理亲王福晋前往展现的理亲王府的,墨晴自然是举双手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