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主子,太子爷可是储君。&rdo;
&ldo;若太子爷长时间不回京,不在京中露面,万岁爷当如何处置?&rdo;
&ldo;大清不可能一直没有储君的。&rdo;
荣嬷嬷没有说太直白,但她的意思,墨晴却是明白了,很清楚地明白了。
大清不可能一直没有储君!
这也就意味着,太子长时间不现身,康熙必然会做一些事情。而这些事情的结果,必然是对太子不利的。
甚至可能,康熙会传出太子的死讯。
唯有太子死了,康熙才适合另立储君。
等到了那时候,太子不死也得死!
墨晴,可是太子妃。但太子都死了,太子妃又该如何呢?
相应的,墨晴肚子里的孩子,又该如何?
若墨晴打算永远不再在大清公然现身,那么,太子就算是被康熙公布了死讯,也没什么大影响。可是,墨晴会永远不在大清公然现身吗?
这个问题,墨晴没有答案!
因为,未来的事情,没有谁能预知。
&ldo;嬷嬷,您说得对,是我考虑不周!&rdo;
墨晴本意的确是打算从此远离大清的,所以才有了原岛。可是,蓬莱城那些家族的一番闹腾,让墨晴发现,原岛是她的,但若是在大清没有牢实的根基支撑,原岛随时都可能成了别人的。
这无疑是一件让人很扫兴的事情。
但偏偏,这就是现实!
&ldo;太子妃,太子爷和您回京,肯定会有很多的麻烦和不便。这一点,奴婢也懂。只是,相比之下,不回京的麻烦更大!&rdo;
荣嬷嬷说的依旧是事实。
想要自由解脱,除非是超越了现实。可不幸的是,人只要还活着,就得在现实中挣扎。
生活不易,无论身份。
第三百零一章而今迈步从头越
康熙三十五年,初夏。
数十骑护卫着两驾马车,缓缓出现在京城的东城门外。
彼时,城门守卫瞧见如此数量的骑士向着城门而来,不由严阵以待。
但很快,等这数十骑到了城门下,城门守卫就有些傻眼。
所有的骑士,都是一身的毓庆宫侍卫的装束,而在骑队的前方,打头的竟是一个身着内廷太监服侍的年轻太监。
&ldo;太子爷回京,闲人退避!&rdo;
打头的年轻太监,正是太子身边贴身服侍的高德忠。
没错!
太子最终决定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