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百万接了墨晴的指令,银子开路,开始去顺藤摸瓜。
可还没等金百万找到源头,又有新的留言冒出来。
这一次,更是诛心!
大阿哥险些被圈禁,惠妃几乎瞎眼,这些事情,干脆被人给歪解,变成了太子依仗储君之位,欺压长兄的铁证。
连带墨晴对毓庆宫的清理,也被说成是杀人灭口,卸磨杀驴之类的。
流言的目标,也慢慢向着墨晴的身上烧起来。
太子一度被康熙丢进宗人府大牢,墨晴被赶回娘家,这些事情都被人拿出来说,当作指征太子和墨晴的证据。
毕竟,若是他们没有办错事,以皇帝的圣明,怎么可能对太子和太子妃这般?
&ldo;这个锅,本宫是不背都不行啊!&rdo;
墨晴听到外面的流言,真正是哭笑不得。
前面太后的事情,她不得不替康熙背锅,而这一次,还是替康熙背锅。圣明如康熙,自然是不会错的,那么,错的只能是墨晴跟太子。
&ldo;简直岂有此理!&rdo;
太子在听闻了外面的流言蜚语后,召见了督察院的御史,还有顺天府尹,可惜,这些人对此也是一筹莫展。或者说,他们都在看戏。
因为太子一次性收拾了朝堂上的一群人,让其余的人,也产生了危机感。面对这针对太子的流言蜚语,这些人的态度相当耐人寻味。
&ldo;太子爷,为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您不觉得太愚蠢了吗?&rdo;
墨晴望着生气的太子,淡淡一笑。
&ldo;福晋,你就不气吗?那些人可是说了你不少的坏话呢!&rdo;
&ldo;他们随便说,臣妾姑妄听之。再者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rdo;
墨晴的心态依旧很好。
&ldo;福晋啊,孤怎么就没看出哪里可能是福呢?&rdo;
太子是真的没看出来,他只看出,若是这些留言不能平息,等到康熙回来,肯定是要清算他的。
为储君者,却失了民心,这是大错!
&ldo;太子爷,失了民心?臣妾只能呵呵了!&rdo;
墨晴笑得很开心。
原本,墨晴也是觉得太子会失了民心,影响很大。但慢慢想下去,墨晴就发现,这真的不是坏事。
这非但不是坏事,反而是一件好事。从某种意义上,太子还得好好谢谢那些散播流言蜚语的人。若不是这些人的闹腾,太子这一次才算是真的麻烦。
康熙如今可是年富力强啊,对权力的掌控欲自然强烈。就算太子是储君,康熙也不会愿意看到太子随时可能取代他的情况出现。太子,只能是储君,手中的一切,都源自康熙,唯有如此,康熙才会心安。
一个把自己闹得天怒人怨的太子,会威胁到康熙的皇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