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十两银子,倒也不多!&rdo;
太子瞧到这一幕,自然是要表示一下自己的仁德。
十两银子套了,但这姑娘却定要跟着太子。
这样的一幕,让太子有些始料未及。他本意只是帮帮这人一把,让她能把她爹给安葬了,并非是想要买下这女子。
&ldo;你这女人,怎就不识好歹呢?&rdo;
被纠缠的烦了,太子的脾气也起来了,说话的语气凌厉了许多,连带着那面色也阴下来,不复之前的温文尔雅。
&ldo;公子爷,您若是不肯留下小女子,小女子便死在这里吧!&rdo;
这姑娘不知道是个死脑筋,还是怎么回事,太子不肯带她走,她竟是要以死相逼。
墨晴从头到尾,都在旁边看戏。
卖身葬父这样的桥段,她以前只在影视剧里见过,而且,她还扮演过卖身葬父的可怜丫头呢。但真正看到这样的人,她却没有产生一点的同情心。
这倒不是墨晴心冷,而是,来到这大清的时空后,墨晴通过看书,通过跟身边人的闲聊,对这个时空的一些风俗有了深刻的认识。
这个时候,宗族的力量还是很强盛的。
像这种人死之后,需要闺女自卖自身才能下葬的情况,简直就是不存在的。
富人家的人死了,有富人的葬法。穷苦人家的人去了,也有穷人家的下葬方式,买不起棺木,那就一件薄板棺材,或者干脆用破草席子卷了葬下。
卖身葬父?
这时候的人,将就那么多,谁家人会不嫌晦气,花银子买一个刚死了爹老子的孤女回家?
这种事情,便是那些楼子里的老鸨,也都是不干的。
太子要表现自己的仁德,墨晴也不阻止,唯有他自己碰了头,才会明白这世上的事情,很多即便是眼见也未必为实。
再有,若是太子注意观察,就会发现这所谓的卖身葬父,根本就是一处戏。
若那女子真的是死了亲爹的人,还会有时间给自己描眉?至于那耳垂上的两只小小的金子打制的耳钉,墨晴就更不想说了。
&ldo;你是自己走,还是我们报官,请顺天府的衙差来拿了你回去衙门?&rdo;
见太子实在不胜其烦,墨晴这才出面。
&ldo;这位夫人,你是……&rdo;
&ldo;这是我男人,你以为我是谁?&rdo;
墨晴望了太子一眼,&ldo;爷,妾身都跟您说了,这就是骗子,您不信,现在信了吧!&rdo;
太子尴尬地笑了笑,他能说不信吗?
这卖身葬父的女人,得了十两银子,没有第一时间去安置那死去老父亲的尸体,而是硬要跟着太子走一趟,认认门。
就凭这一点,太子就对这女人满是厌恶。
&ldo;我不是骗子!&rdo;
女子听墨晴如此说她,不由大声叫起来,&ldo;我只是想要报恩。你要这样说,这十两银子,还给你们,贫者不食嗟来之食!&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