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刚当上妇女主任那会儿,上谢招娣家去劝他们不要超生,还吃了闭门羹,谢招娣把她关在门外。
后面果不其然,谢招娣的儿媳妇超生了,不过没能所愿,生的还是个女孩,谢招娣的儿子被叫去结扎了。
谢招娣气不过,还跑到村委会来大闹一通。
周老太走到她身后,重重地“嗯哼”
一声,算是对她的提醒。
没想到谢招娣抬头看她一眼,竟十分的愤怒,霍地站起来,“你哼什么哼?”
她现在最见不得的人就是周老太,她认为她儿子当初被拉去结扎,就是周老太搞的鬼,跟上级告的密。
周老太要是知道她的想法,肯定要喊冤枉,她吃饱了没事干,才去干那揭发人的丧良心的事。
周老太没抓她当典型,已经不错了,没想到对方竟然还先跟她呛声。
这样她也就不客气了,周老太指着她的衣兜,问:“你兜里是什么?”
谢招娣看看自己的衣兜,依旧理直气壮,“怎么了?我衣兜里是什么,用得着你管?你少拿鸡毛当令箭!
你一个妇女主任,咋了?想骑在群众头顶上拉屎?”
周老太被她连续呛几声,也有点上火了,“你们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往衣兜里装米,做人不能这么自私,米就这么多,你们前面的人装走了,后面的人来拿什么包粽子?”
谢招娣理直气壮,“那你们就不会多准备点?准备这么一点点,够谁包的?”
周老太瞪着她,“那你跟夏村长说去,村里给我的经费就这么点,再说,不管米多米少,规定你们只能包两个粽子,你们装衣兜里带走就是不对!”
“那前面的人都带走了啊,你找她们去追回来啊,你光抓我们,咋了,你还搞区别对待?”
周老太瞪着谢招娣,就说这个人是个刺头,刁民,一点没冤枉她。
周老太吃了个瘪,确实,装米的不止谢招娣一个,她抓也不能光抓她。
她用眼睛去找夏江海,却没找到人,原来这人看她跟谢招娣对峙起来,竟然溜了!
周老太气得要命,瞪向谢招娣,对方先不仁,就不要怪她不义了。
谢招娣见她说不出话来,像个斗胜的公鸡一样,雄赳赳气昂昂地走了,兜里装满了米,鼓起两个大包,加上她的原装货,上下吊了四大包。
周老太一屁股坐在凳子上,看着盆里的米,一点点地消失,最后只剩零星几粒米。
但后面还有人来。
一看盆里没米了,就不高兴地问周老太,“不是说办包粽子活动吗?怎么米都没有了?”
周老太就说:“买了一百五十斤糯米,二十斤花生,十斤绿豆,一家包三个,够三四百户包的。
但是谢招娣她们把米偷装在衣服里,大家有样学样,米很快就装没了。”
来一个人,周老太就不厌其烦地报一次谢招娣的大名。
她也没光说谢招娣啊,她说的是“谢招娣她们”
。
后来的人兴冲冲地来了,却因为没米了扫兴而归,老太太们非常生气,聚在一起的时候,提起这个事情,就臭骂谢招娣。
谢招娣弄了一斤多糯米回家,高兴得不得了,可回头一出门,有个气不过的邻居老太太问她,“谢大妈,你家没米下锅了吗?怎么还上村委会偷米?”
谢招娣被人当面阴阳骂几回,又生气,也有点脸红。
谢招娣那段时间一出门,总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的,她脸皮再厚也烧得慌,好些天不敢出门。
心里对周老太的意见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