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佛祖在众人离开之后,就匆忙去往三十三天外,他要向佛门二圣求证,求证这变故是不是会影响到佛门,这变故是不是针对佛门。
天庭之中,玉帝急忙请出昊天镜,借助昊天镜之力,观察天地。那变故一产生,他就感觉大劫临身,似有因果业力缠身之感。
须臾,王母娘娘急匆匆的走来,默然站在一旁,急切的等待着。然而过了良久,玉帝脸色难看的摇了摇头,显然他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不如找太上老君问问详情?”踟蹰了良久,王母娘娘艰涩的开口说道,两人都是有大野心大抱负之人,向来不满意天地众神只尊玉清敕令,而漠视玉帝谕令,如今天地大劫出生变故,他们却不得不低头,不得不向老君问询。
玉帝脸色更加难看,挣扎了许久,缓缓吐出一口气,无精打采的说道:“宣老君觐见罢。”
王母很不屑玉帝此时还要讨些口头上的便宜,但他们夫妻气运相连,因果与共,此时她也不会开口反驳,或许王母从来都不满足只为天地女仙之首。
三十三天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避之不及的,其中的暴烈的混沌气息,能够将一个仙人很快消融的干干净净,即使如来佛祖,在这三十三天外行走,也需要宝物护体,也需要耗费许多法力。
好在圣人体察天地外物,天道的变故,他们比其他修士更早的感应到,如来佛祖不来三十三天外,他们也一定会降下佛旨,安定众人心思。
天机混乱,好在天道大势并没有发生变化,然而如来佛祖带来的消息,却让两位圣人也惊讶莫名,能让一位准圣巅峰的修士感觉到心悸,这绝不是一件普通的事情,然而阿弥陀佛跟准提佛母两人合力推演,也只看到天机少有变动,却无伤大局。
好言劝慰,打发走了如来,准提跟接引两人面面相觑,实在有些摸不着头脑,看着动作,也不想道门三清跟女娲的手段,难道大劫真有什么大的变数不成。
然而大势在佛门,两位圣人虽然好奇,但天道在我,也放下了担忧,努力修行,事到临头,总会知道详情的。
再说玉帝王母,虽然玉帝口称宣召老君,但他们都知道,天庭中的太上老君只不过是道德天尊驻守天庭的一道分身,此等大事,他们还需要亲自前往拜见天尊。
老君不愧是众圣大师兄,修为高深莫测,无为而无不为,见到玉帝王母之时,也只睁开眼睛,淡淡看了他们一眼,平淡的说道:“你等来意,我已尽知,下界猴头出了问题,引动天地变故,将两小劫牵连,并为大劫,因佛门遭难,你等因果牵连,也需要了解因果。”
老君这话说的玉帝跟王母面面相觑,既有尴尬,也有懊恼,他们想要引进西方势力牵制道门,却不想因为他们的妄念,而将天庭拖入劫难。
“还请大师兄指点迷津,也好使我等安度大劫。”玉帝跟王母很快就收拾心情,恭恭敬敬的说道。
“劫起劫灭,都有渡劫之人,顺天而行,自有超脱之日。去吧!”老君吩咐一声,闭上眼睛,不去看他们。玉帝跟王母无奈,只得告辞而去。
第四十章师徒相逢
回去的路上,玉帝跟王母一直思索老君之意,然而想来想去,也只能将目光看向西游五人组,也只能顺着眼前的大势而行,顺着以往的安排,静待事态的发展。
老君确实看到是孙悟空出了问题,但同样不知道问题在哪,同样他也不清楚,为何孙悟空的变故,能够牵引到日后的小劫提前到来,同样也只能感叹一声,修为还是不够高明,重新闭目苦修起来。
如来回道大雷音寺,心里的惊悸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似乎本就是他的幻觉,但他并不相信,本能的,他感觉到事情很不妙,但他只能顺着西方二圣的意思,按照设计好的,将西游大计先执行下去。
观音菩萨一路并没有现身,他躲在暗处,悄悄观察着几位选定的取经人,小白龙没有问题,卷帘大将同样没有问题,天蓬元帅也是没有问题,孙悟空也没有问题,唐僧那里同样也没有出现异常。一切都像是以往一般,没有丝毫问题,来回查看了几遍,都没有发现任何异常,观音菩萨懊恼的驾着祥云,打算回复如来佛祖。
等等,观音菩萨终于发现了不同之处,已经走出了很远,他突然化光折返,隐在五行山下,细细的打量孙悟空。
不管是形貌,还是封印都一切如常,但观音菩萨终于发现了不同,孙悟空的精气神明显同上次见到不一样了。
此时的孙悟空,不再是那个焦躁的,无聊的被镇压的猴头,而是有些深沉,有些悲凉,有些迷茫,有些斗志昂扬的感觉。
他不知道孙悟空身上发生了什么,他见过什么人,或者知道什么事情,但孙悟空明显与以往不同,看来变故就出现在孙悟空身上,观音心里暗道。
西游五人组是精心挑选的,缺一不可,而孙悟空更是其中重中之重,出不得一点儿变故,但显然,在他们不知道的这段时间,孙悟空身上绝对发生了不同寻常的事情。
可惜观音菩萨连续观察的许多天,他也没有发现更多的线索,无可奈何之下,他也只能先行回转西天,像如来佛祖汇报,希望佛祖慧眼,能够有所发现。
如果观音菩萨在留几天,他就会发现孙悟空身上的不同,观音菩萨走后的第三天,慢悠悠的唐僧,终于在山中猎户刘伯钦的保护下,来到了这两界山,见到了他天定的第一个徒儿。
孙悟空见到肉眼凡胎的唐僧第一眼,就知道,这就是他命中注定,或许更准确说,是被人设计好的,他要扶保西天取经的第二位师父。
眼中精光一闪而逝,自从知道了一些隐秘,自从知道自己被算计,自从知道自己比想象的还差许多,孙悟空已经将仇恨深深的埋在心底,他现在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拜唐僧这个凡夫俗子为师,保他西天取经。
“师父,师父,我在这儿,我在这儿。”强压下心中的愤懑,强压下被算计的苦闷,孙悟空扯着嗓子喊叫,声音传出去老远,惊动的唐僧吓了一跳。
好在刘伯钦也不是普通猎户,一个生活在深山老林中,只猎狮虎熊罴的猎户,怎么会简单,而他对着两界山的来历也是清清楚楚,有他劝慰,懦弱胆小,但有圣母心肠的唐僧,瞬间冷静下来,好奇的上前观望。
即使高僧也不能免俗,千万里之外,还有一个被镇压的妖魔或者神仙叫他师父,这怎能让他不好奇,即使心惊胆战,他也走过去瞧一瞧。
唐僧或许胆小怯懦,但却极为聪明,有时候甚至是精明,经历过寅将军的惊吓,能够有一个神通广大的徒儿保他取经,足够让他意动,但同样他也担心,担心这个被佛祖镇压的猴子,是谎言欺骗于他,于是孙悟空乖乖的立下誓言。
孙悟空心中在冷笑,或许现在他看来,唐僧就是一个胆小怯懦,但却奸猾狡诈的和尚,但他同样欢喜的大呼小叫,并且爽快的立下誓约。
当身家性命都无法保障,当明知道是算计,还必须欢天喜地的跳进去,孙悟空此刻心中悲愤莫名,但为了自由,为了以后能够还回来,他表演的很到位。
与原著之中不同的是,孙悟空并没有毁坏五行山,他只是脱身而出,将五行山好端端的放在那里,只有镇压他的那个凹痕,只有这座大山,提醒着他,让他记住这一切的仇恨。
六丁六甲,四值功曹,五方揭谛等隐在暗中,几乎算是明面上护佑唐僧的众人,本能的感觉那个地方不对劲,但他们不是观音菩萨那等人,随即就不再多想。
而他们却忘了,一个暴躁冲动的,被镇压了五百年的妖猴,怎么会容忍镇压自己的大山,好端端的耸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