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有事性,物有物性,人有人性,兽有兽性……
世间万事万物,皆有真性!观其性而知其真,用其性而成其果……”
武仙大贤者与银河大贤者,先后分别编纂了《亥伯常识》与《银河通识》。
在以北冕座主星团为中心的广大星域中,这两部着作拥有极其广大的影响力。
而且,在这两部着作广泛流传的过程中,众多的超级强者都曾为其先后作序。
而上面这句话,正是《银河通识》流传到波江座主星团时,坟典倾波超级文明的超级强者中流圣主,为其所作的开卷阐释。
……
各个不同的智慧族群和智慧文明,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
必然都会认识,理解,研究,借鉴,改造以及利用万事万物之真性。
尤其是在接触到超凡之力,萌生求证长生不朽第一果的愿景后。
几乎所有智慧族群和智慧文明,都会借鉴世间本就长存之物的秉性。
由此衍生而来的最有代表性的成果,便是各种不同的超凡体系,以及海量的修行法门。
紫极学府十八学社,尝试开创的超凡法门,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以参研各种奇异外物的秉性为基础。
……
所谓尘沙宝身,以尘沙“聚散离合,有亏无损”之性为核心要旨。
追求将自身躯体锤炼成具备“聚散离合,有亏无损”之性的宝身。
如果追溯其本质,“聚散离合,有亏无损”这种尘沙之性,某种意义上,其实也能算得上是长生不朽性这第一果道性的中的一种分支。
因此,尘沙宝身法的立意,其实相当不低。
至少,对于紫极学府以及尘沙社主·马卡洛夫来说,推演完善这种法门的难度相当高。
而且,在能级层次较低的阶段。
以超凡能量为基础核心的法相,法身,神体类的外相,更容易凝聚出聚散离合,有亏无损的特性。
而想要让物质躯体,具备此等特性,难度则要大得多。
因此,自尘沙社成立以来,这门尘沙宝身法的推演,一直进行的不怎么顺利。
为了推进这门超凡之法的推演,马卡洛夫于两千年前专门成立了尘沙研究院。
旨在将尘沙社中,大部分擅长推演,研究的社员聚在一起,交流想法,集思广益,共同推演此法。
不过,尘沙研究院成立之后,对于尘沙宝身法的推演,并没有起到特别大的作用。
反而是在这些擅长推演研究的社员配合下,相继开发出不少基于机械改造体系,基因融合体系,以及元素登神体系的超凡技术和超凡造物。
所以无心插柳柳成荫之下,长沙研究院,逐渐演变为了一个综合性的研究机构。
受其影响,其他十七学社以及五大学院,也先后成立了属于各自的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