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版的,不过正光建筑的资产很庞大,比现在的奇锋要大,而且从今年起,房地产行业就要进入高速上升期了,房价涨势惊人,无所拦阻,要是以奇锋为主体申请上市,正光难免会觉得不公平。16
是选择正光还是选择奇锋,这是个问题。
这个选择必须要尽快确定下来,因为不管上哪个版块,公司的集团化必须先行完成,而集团化的第一步,就是确定主要产业,正光是建筑业,奇锋是互联网,两个行业无法共通,不可能模糊处理,主要产业、母公司,必须确定下来。
杜君琦为了这个选择一夜失眠,辗转难安。
在失眠了一整晚后,杜君琦最终还是听从自己的心意,选择了奇锋,因为从未来的发展来看,最起码是以她经历过的社会进程来看,网络化是发展大势,每个行业都极力的向网络化发展,奇锋的发展潜力比正光更好。
决定下来后,杜君琦的内心轻松了下来,现在她要做的是,安抚正光建筑的员工,让他们明白这个决定是无法更改的,同时让他们对未来产生美好的期望,相信在集团化后,正光的未来会越来越好,甚至在未来几年内,会比奇锋更好。
集团化的进程开始了,财务控制模式是第一个关隘,杜君琦聘用了省内最好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第三方核算,必须先把所有的公司的财务清理了,接下来的事情才能进行。
在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以及上市专业公司的运作下,十三家公司开始了兵荒马乱的集团化战役。
杜君琦把十三家公司分成了八个分公司,其中有四家公司合并成了两家分公司,正光和装修合并成了建筑分公司,劳务技能培训中心和学生补习中心合并成了教育分公司,其它公司则是完成了升级,诺亚服装分公司,悦心文化分公司,乘风物流分公司,君琦影视分公司,尖刀游戏分公司,而劳务输出办事处,杜君琦则是决定与原来的劳务公司解除之前的合同,等公司集团化完成后,再以集团的名义,单独申请建立劳务输出公司,也就是扛旗单干,当然了,之前签定的劳务合同还是要完成的,等完成了这批最后的合同后,l区的这个办事处就不再存在了。
奇锋以及旗下公司因为集团化进程引发了一连串的兵荒马乱,一大批的合同需要重新签定,这么大的动作,大家都不是瞎的,互相问了问,交换了彼此的消息后,就知道了奇锋是要集团化了。
集团化?开玩笑!奇锋去年才成立的,搞什么集团化,有那个资产那个产值那个底蕴吗?真是瞎搞搞!杜君琦是脑袋被门挤了吗?还是突然想不开了?怎么想出了这么一个离谱的招啊?
吐槽的老总们在集体吐了一堆槽后,有一部份脑筋转的快的老总已经隐隐感觉到不对了,集团化不是想办就能办的,杜君琦再异想天开也不可能这么无知,国家规定不是随便玩的,工商是第一道关卡,要想集团化,营业执照是必须要改的,要想知道杜君琦到底是不是在瞎搞搞,去工商局里问一问不就知道了。
有关系网强大的老总拐弯抹角的找了f市工商局的关系,拿到了奇锋公司的申请表复印件,睁眼一看,靠,骗人的吧!
再擦一擦眼睛,确定眼前没有奇怪的光影和图案后,老总再拿起复印件细看,摔,果然是骗人的吧,杜君琦家里竟然这么有钱,有这么多产业!
这份复印件迅速成为了扫描件,通过邮箱一秒钟传到了老总们的眼前,一分钟后,无数无辜的桌子被砸了,无数无辜的鼠标被砸了,无数无辜的眼镜被砸了。
靠,骗人的吧!
正文第260章家族基金和房地产公司
杜家十三家公司的财务核算进程非常快,因为这十三家公司的出资人、出资情况和债权情况非常清晰,杜家在好几家公司中拥有完全的股份,比如正光、杜家装修、补习中心、奇锋、悦心、乘风、海购网、万花筒、君琦影视、尖刀游戏,而拥有不完全股份的公司,比如诺亚服装和技能培训中心,杜家一样占有绝对多数的大股份,诺亚服装厂有方谦益的一部分前期投入(娃娃作坊),技能培训中心有齐爷爷的一部分前期投入(人脉关系),但是方谦益和齐爷爷拥有的股份并不能对公司决策产生绝对的影响。
其实严格说来,除了方谦益和齐爷爷外,还有一个人拥有了股份,丹尼尔,丹尼尔之所以留在中国帮助杜君琦成立奇锋,就是因为杜君琦给了他股份,只是因为中国对外国人投资的严格限制,丹尼尔并不能在明面上拥有公司股份,他的股份是打了擦边球才持有的,但是这一点在财务核算中并不会体现出来,核算只以盖了章的合同和账本为依据。
为了让丹尼尔继续留下来,不动摇奇锋的技术核心,杜君琦与丹尼尔在律师事务所的帮助下再次签署了很多合约,丹尼尔因为中国对外国人投资的种种限制而恼火,甚至还产生了改国籍的想法,不过在考虑了几天后,他还是放弃了,因为持有中国的护照去世界各地旅游太不方便了,还是美国护照好用啊。
因为出资人和出资情况清楚,十三家公司又没有复杂的债权情况,后面创立的奇锋以及旗下公司都是由杜君琦独立出资,运营过程中也没有负债产生,公司成立年份又短,奇锋还不到两年,旗下公司有的甚至还不到一年,所有的账务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只有先前成立的正光建筑有一些负债,但这也是正常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正常负债,并不会影响到公司的运营,所以十三家公司的财务核算十分好做,完成的很顺利,耗时也很短,不到三个月就完成了十三家公司的全部财务核算,可以算是会计师事务所这五年来最好做的一单大型财务核算了。
财务核算完成后,接下来本来应该是公司的拆分和整合,但是杜君琦却没有这么做,她首先要做的是建立杜家基金,因为以家族基金的方式来管理家族成员的股份,可以有效防止股份的流失,防止在她和琬琬这一代,或者她们的子女的这一代,因为种种原因而失去了公司股份,让集团在几十年后易主。
杜君琦的这一步棋惊呆了所有人。
家族基金是神马?听都没听说过。杜家人和公司高层都傻了。
天哪,她连这个都想到啦,果然脑子和普通人不一样,在家庭和亲情方面都这么理智(或者说冷酷)。楚岩和刘律师不约而同的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