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重生之创业时代陈轩 > 分章完结16(第2页)

分章完结16(第2页)

“好了,心里想通了,现在肚子饿了吗?”

方谦益在轻松过后果然感觉到了强烈的饥饿感,肚子也发出了肠鸣声。

“嗯,饿了。”方谦益红着脸低声地应道。

“好,我让我妈去煮面。”杜君琦跳下椅子走向大厅。

厅里宋惠兰正和方旺达聊天,听说儿子想吃东西了,方旺达喜出望外,没想到开解速度这么快,儿子这么快就想通了,果然还是有朋友好啊。

方旺达立刻表示要请杜家人下馆子,宋惠兰赶紧表示太破费了,而且客人来家里应该是主人家请客,哪有让客人请客的道理。

方旺达不管宋惠兰怎么拒绝,直接热情地牵起杜君琦的手,一边喊上儿子,一边推着宋惠兰向外走去,宋惠兰完全没想到渔家人这么热情,推辞不过,只能牵起大女儿跟着方旺达去了小饭馆。

因为不是吃饭的饭点,一行人只在小饭馆里简单的吃了面,然后方旺达觉得过意不去,又点了几道菜打包带走,算是给杜家的一点小心意。

吃完面方旺达就带着方谦益坐车回去了,方谦益还有一肚子的问题想问也只能憋着,想着回去后写信问杜君琦。

回去后方谦益立刻提笔给杜君琦写信,信里就提了他看到的朗诵比赛,问杜君琦知不知道李白苏轼是什么人。

杜君琦收到方谦益的信后很快写了回信,简单的说明了李白和苏轼的背景资料和他们在文史上的地位,还提了几首他们流传千古的诗词。

当方谦益收到回信后彻底放下了心中的最后一点执念,事情已经清楚明白的摆在他面前了,再也不用想什么借口来骗自己的心了,承认吧,是自己错了,一开始便错了,小姐与他是不一样的人,他却给自己编织了一个一碰即碎的幻梦,如今该死心了。

因为闽狮渔事件的持续影响,这个民间纠纷上升到了两岸政治的高度,大陆方面的态度又不明确,捕捞船只不敢出远海,只能在近海作业,因此市场上的各种海产品的供应少了,价格节节攀升。

宋惠兰每天买菜回来都会抱怨几句,一是怪政府调价不力,二是怪电厂不涨工资,本来宋惠兰都不在女儿们面前抱怨的,可是有天杜广明和同事们打牌输了大几十块钱后,宋惠兰爆发了,她每天精打细算的用有限的钱打理全家人的生活,连活虾都不舍得买,结果老公竟然敢去打牌,还输了这么多,这些钱都够买几斤活虾了。

主妇的怨念是强大的,爆发起来没个半天一夜是不会平息的,于是杜君琦也就听到了海鲜涨价的消息,还从中看到了商机。

在前世的记忆里,闽狮渔事件的影响持续了好几个月,海产品价格一直都降不下来,当年的养殖业可是获利颇丰。

而明年就是92年了,从这一年开始,南方几省就会发生大规模的公营工厂倒闭潮,与公营工厂的倒闭相反,民间资本开始大量收购这些倒闭的公营工厂,这部份获利的人很快带动了高级海产品的市场,让高级海产品的价格越加高涨。

92年啊,对于北方的省份来说,后来的国企改革让他们记忆深刻,而对于南方的省份来说,改革的痛苦早已经历过,在短暂的痛苦后,富有冒险精神的南方人没有执着于铁饭碗破碎的失落,反而很快转变了思路,凭着一腔激情和干劲开始了创业之路,最终汇成了奔腾激越的下海潮,而杜广明正是趁着这场下海潮,私底下拉起了水电包工队,经过一年年的打拼,渐渐形成了规模,还开办了公司,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

现在已经是91年的下半年了,离这场倒闭潮发生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杜君琦觉得现在就要开始寻找机会了,若是等到倒闭潮真正发生,以现在比后来更为□□裸的权钱勾结的幕后交易方式来看,她根本不可能有机会从中捞得一笔金。

正文第24章盘厂

方旺达在家待了大半个月,实在闲得发毛,开始琢磨有没有别的事可以做一做,赚一点小钱,可是他没有可以商量的人,周围的朋友全是和他一样,小学没毕业就出来打渔了,不仅没见过世面,而且脑子还不如他好使,和他们商量,他们还指望他带头呢,在没有头绪前找他们商量,一点用都没有,反而只会让自己郁闷。

琢磨了几天都没有方向,方旺达看着埋头读书的大儿子,突然很有种倾诉的冲动。

“儿子,儿子。”方旺达小心翼翼地喊了两声。

方谦益歪头看向父亲:“父亲,什么事?”

“咳,那个,你现在有没有空?能不能和我聊两句?”方旺达一向疼爱孩子们,除了在送方谦益去县城读书时强硬了一回,平时在孩子们面前完全没有严父的自觉。

“好。”方谦益放下笔,转身面对父亲,“父亲你说。”

“哎,不用这么严肃,轻松一点,我们就是随便聊聊。”方旺达嘿嘿地笑了两声,搬了椅子坐到儿子面前,“最近我不是闲嘛,没有出海,可是老在家里我又闲得发慌,我想找点事做,你觉得现在做什么比较赚钱?没事,不要紧张,你就随便说说。”

方谦益认真地想了想:“我觉得修船厂的生意就很好,可是父亲你不会修船,还有卖发电机的铺子生意也很好,可是那家铺子是有关系的,父亲你去进货的话,价格上会吃亏。”

方旺达叹了口气:“是啊,我没手艺,也没关系,就是这样才发愁啊,好像除了打渔,我什么也做不了。”

“要不出去走走吧,看看附近的村子或者镇上有没有招工的,临时做一段时间吧。”方谦益建议道。

“也只能这样了。”方旺达的语气有些不甘心,想了一会儿还是开口说道,“可是那些招工给的工钱都低啊,去做有点不甘心。”

方谦益抿了抿唇,他一直都宅在家里,对外面的消息完全不灵通,现在父亲向他问主意,他却一点建议也给不出,真是太没用了。

“要不我写信问问杜君琦,她在县城,听到的消息多,说不定能给我们出出主意。”

“也只能这样了,多问一个人也能多知道一些路子。”方旺达也只能抱着广撒网的想法了。

收到方谦益的信时,杜君琦只有一个想法,或许这就是她赚第一桶金的机会。

她知道未来的发展,可是她没有足够的金钱,而方家不一样,方家现在的经济条件比杜家好太多,如果她能帮助方家发展起来,也许她也能从中获利,她不期望能赚多少,能小赚一笔就好。

杜君琦回信告诉方谦益,方伯父从事的是渔业,做生不如做熟,最近市场的海产品价格走高,很可能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方伯父应该将关注点放在海产品的相关产业上,比如养殖厂、加工厂等,这些产业肯定能盈利,而且她听说这一两年公营单位的效益普遍不好,有很多厂都负债了,但是她对海产业的发展仍然很看好,如果乡镇上有小厂子出售转让,方伯父最好能盘下来。

方谦益看了回信后,认为杜君琦说的很有道理,于是他放下了课本,决定和父亲一起出去转转,看看有没有厂子转让,对于看铺盘转,他前世是常做的,这世虽然与前世不同,但是他自信还是比父亲有经验的。

既然儿子决定出去转转,方旺达自然是支持的,正好他也想带儿子出去锻炼锻炼见见人,别老是闷在家里,男子汉怎么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