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了篇论文,苏教授觉得还行,就推荐给了燕北大学的谭景荣教授。
那天我跟老大说了,苏教授让我跟他去高铁站接个人,就是谭教授。然后谭教授跟我聊过之后就带着我去了燕北大学。”
乔源用精简的语言把这次燕北之行概括了一遍。
“到底什么论文啊?这么牛逼,燕北大学的教授都惊动了。”
显然这样的回答并没有让大家满意,黑暗中立刻便有人追问了句。
乔源答道:“就普通的数学论文,题目我就不说了吧?你们可能还没接触过。”
回答的很委婉,却让寝室里安静了好一会,也没人追问了。
虽然乔源的用词很考究,但三个人心里都清楚这句话里“可能”两个字完全就是多余的。
过了片刻,老大的声音出现了。
“你到了燕北大学之后就跟陆院士见面了?”
“嗯,在燕北国际数学研究中心里见了一面?”
“那这应该算是面试吧?他考了你些什么?比如有没有给你出什么题?”
“这个还真有。不过陆院士出的题还真挺简单的,不像谭教授那么刁钻。真要换了你们说不定也能过关。”
“啊?陆院士这么谦和的?什么题啊?赶紧说说?”
“陆院士就蘸了点茶水,在茶杯壁上随手画了一条曲线,然后让我分析这条曲线叶状结构为什么失效。”
话音落下,寝室里再次陷入沉默。这次沉默的更久……
就在乔源感觉快要睡着的时候,突然有个幽幽的声音,又把他扯了回来。
“老大,你想明白了没?”
很快一个瓮声瓮气的声音便回应了个字:“没!”
“老二……”
“叫二哥!”
“二哥你呢?”
“没!”
“所以义父大人啊,是什么让您觉得我们都能回答出来的?”
“啊?没想到吗?”
这次换乔源大脑有些宕机,下意识的答道:“弗罗贝尼乌斯定理大二就已经学过了啊?”
“不是这跟弗罗贝尼乌斯定理有什么关系?”
乔源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思考了片刻,决定循循善诱。
“茶杯的杯体是什么形状的?”
“圆柱?”
“我们把曲线当成几何跟代数的桥梁,圆柱上随机画的一条曲线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这是一个光滑的、非零的、切于杯面的向量场V?”
话音落下,没人吭声。
乔源只能自顾自的继续解释道:“茶杯可以看成近似圆柱面的整体拓扑,其拓扑结构显然不可能是单连通的。
那么绕一圈就会生成一个非平凡环,所以它的基本群是z。现在你们再回忆一下弗罗贝尼乌斯定理的核心条件,现在总能想明白了吧。”
又是长久的沉默……
片刻后,还是老大说话了。
“先睡吧,都别问了,晚上问太多问题对身体不好。对了小源,哦,不,是义父,导员请你明天早上九点去一趟行政楼,别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