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书着重强调了其独特功绩:
“咨尔吴忠国,深谙水性,勇略兼具!督造战舰,组建水师,不遗余力;巡弋江海,肃清匪患,保障漕运,远征外海,扬威异域,开阔疆土!乃朕之水师砥柱,帝国海疆之保障!”。
册封内容也随之明确:
“朕承天命,念尔功勋,特册封吴忠国为二等‘靖海侯’,赐金册、银印(注:按大夏制度,二等侯为银印金绶),享侯爵尊荣,世袭罔替!”。
“另,明确尔为帝国海军最高指挥官,隶属于军部,受朕与军部共同辖制,专司帝国一切海疆事务!望尔乘风破浪,再建新功,使吾大夏龙旗,飘扬于四海之巅!钦此!”。
二等靖海侯!海军最高指挥官!
虽然爵位低了一等,且明确隶属于军部,但这正是对其在相对新兴的海军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精准封赏,也明确了海军在帝国军事体系中的定位。
“靖海”之名,寓意深远。
吴忠国心中亦是激动万分,他原本或许未曾奢望能与此二位并列侯爵,此刻更是感念天恩,沉声拜谢:
“臣,吴忠国,叩谢陛下隆恩!臣必当恪尽职守,整训水师,巩固海防,扬威四海,绝不辜负陛下信任!万岁!万岁!万万岁!”。
银印被授予,代表着他在海军领域的权威与责任。
就在群臣尚沉浸于苏、雷、吴三位侯爷受封的震撼与激动之中,礼官的声音再次响起,沉稳而有力,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重新拉回:
“宣,周立民,上前听封——”
这一声宣召,让许多心思缜密之人暗自点头,果然,陛下并未遗忘这位同样劳苦功高、却更为内敛沉静的重臣。
只见从文官班列中,一位气质儒雅中带着几分精干的中年大臣应声出列,正是周立民。
他的步伐不疾不徐,来到御阶之前,同样依照《贵族礼制》,右膝单膝跪地,姿态恭谨而从容。
诏书展开,对其功绩的叙述,与前几位又有所不同,更侧重于“内”与“信”:
“咨尔周立民,持身以正,理事以勤,忠诚谨厚,心细如发,于朕微末之时,便掌钱粮度支,精打细算,保障军需民用,从无疏漏。及至立国,总揽内府,经营皇产,开源节流,使内帑充盈,皇室用度无忧”。
“更兼选拔内侍,整肃宫闱,确立规章,使宫廷井然,上下肃穆,尔乃朕之府库守护,宫廷之砥柱,忠诚可靠,堪为典范!”。
这番评价,点明了他不仅在财政管理上能力出众,更在宫廷内部事务的管理上立下了汗马功劳,其核心特质在于“忠诚”与“可靠”。
关键的册封部分随之而来:
“朕承天命,酬尔勋劳,特册封周立民为二等‘忠毅侯’,赐金册、金印,享侯爵尊荣,世袭罔替!”。
“另,授尔为大夏帝国首任‘皇室内相’,总揽皇室一切产业、内府事务及宫廷日常管理,直接向朕负责!望尔秉持忠贞,恪尽职守,为朕守好家业,管好宫廷,永固皇室之基!钦此!”。
二等忠毅侯!皇室内相!
“忠毅”二字,精准地概括了其品质与功绩。而“皇室内相”一职,更是非同小可!这意味着皇帝将整个皇室的家当。
包括遍布各地的工坊、店铺等庞大产业,以及宫廷内部的人员、财务、日常运转,全部交托于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