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把印匣双手接过,说一声:“主公,亮受印了!”
本来与刘备象一般朋友一样,所以从不称主公,
今天起乃是君臣之情,因此第一声叫主公。
当然,今后不一定都称主公,亦可称皇叔。
包括刘备有时也要称孔明为先生。
因为,今天拜将,第一声一定要这样相称的。
印匣由手下人从军师手中接过去,将它放到正中央虎案之上。
然后,把香案收过。刘备请孔明上面坐定,自己在他右边坐下。
文武--齐上来见过这位新拜的军师。
先生坐在虎案中间,把手一招说:
“众位先生、列位将军:蒙主公器重,亮被拜为汉军师,
望以汉事为重,服从将令,谁要违抗者,则军法无情。”
两旁文武感到诸葛亮年纪虽轻,口气却不小。
加上这班文武,皆是刘备多年有功的心腹,
不要说张飞不服,多数文武都对孔明抱有怀疑之心。
因为皇叔抬举他,故而大家不敢失礼。
孔明说声退下,文武退过两旁。
然后,军师将案上一本点卯簿拿过来,提笔在手,准备点卯。
所谓“点卯”,今天说来就是点名的意思。
目前,皇叔手下文武很少,看也看得清。
但这是规矩,哪怕只有一个人,也要点卯的。
孔明翻开点卯簿一看,每个名字写得都象茶杯口大小。
为什么要这样大呢?
先生回头对皇叔看看,心里想,你是不是在练大楷?
其实,皇叔是要面子,因为文人四个,战将九个,
连文带武只有十三个人,要是写得小一点,半张纸头便可以写完了。
现在字写得大一点,每张纸头上只写三、四个名字。
这样一来,十三个名字写了好几张纸。
如此翻来覆去,可以看一段时间,在形式上要好看得多。
并不是练什么大楷。所说装阔的人多心虚。
但是第一个名字不是文人定是武将。
现在看到点卯簿上不是文又不是武,真是不雌不雄。
那到底是谁呢?只见写着“刘备”二字。
诸葛亮笑在心里,对自己主人看看,心里想,刘备啊!
你身为皇叔,连这一点都不懂?
俗语说来,你是老板,文武是伙计,点卯簿上从来没有写上老板的名字,
用不到你来凑什么热闹。
事实上刘备岂有不懂之理,原因是十三个名字是个单数,
皇叔想把我的名字加上去凑成十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