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还是按照自家老爷的交代,答应为新罗国提供三千余火枪手和二十万石军粮,别的要求只做没听懂。
真德喜出望外,竟然不顾郡主之尊向两位婢女行礼道:“请二位姑娘代妾与阿姊拜谢屏山伯。不过妾还有一事相求。”
秋水已经流露出一些厌恶的神色,暗骂真德贪得无厌。碧玉装作无奈道:“请讲。”
真德郡主一脸媚笑道:“扶余国擅于筑城。若是战事一起,免不了要连续攻城。攻城若是没有天朝神器,我国恐怕又要损兵折将。
新罗国比不得上邦,我们蕞尔小国实在是损失不起啊!还求屏山伯大人。”
真德郡主一副楚楚可怜、欲言又止的样子。
碧玉说道:“这个好办,我家老爷可以支援你们二十门攻城火铳,并帮助你们训练火铳手。”
真德千恩万谢。不过她继续摇尾乞怜道:“屏山伯对我家阿姊之慷慨,妾身感激不尽,妾与阿姊定然对屏山伯百依百顺。”
碧玉笑道:“感激的话就不用说了。我家老爷说了,新罗国只要全力打击扶余国,他就绝不会吝啬。既然事情都说妥了,我们俩还要赶紧回去为屏山伯准备汤药。”
说着碧玉与秋水就要返回后宫。
真德连忙唤住二人:“慢着!”
碧玉缓缓转过身来道:“郡主还有什么事?”
真德道:“二位姑娘,还有一事颇为棘手。若是两军联合作战,总要有一个统一的指挥衙门。要不然两军步调不一,被扶余国钻了空子可了不得!”
碧玉道:“这个事我家老爷交代过。征东将军府与尔国各派一名妥帖的官员,共同组建一个衙门。我军会及时向尔国通报我军的动向。尔国也可以将战况及时告知我征东将军府。我军会全力配合尔国。”
真德听完这话沉默了。她琢磨良久,觉得确实无可挑剔,但又觉得今日的会谈与当初的设想完全背道而驰。看似屏山伯作出众多让步,实则未来战事的主动权仍然掌握在萧干城手中。
最终真德还是换上一副笑脸表示诚挚的感谢和慰问。
碧玉非常礼节性地表示,屏山伯对于今日未能亲自会见真德郡主表示万分歉意和遗憾。
正当真德郡主悻悻然准备辞别时,秋水忽然拽了拽碧玉。碧玉与秋水对望一眼后,碧玉立刻恍然大悟似地说道:“郡主且慢。我家老爷还特别嘱咐妾向您转达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真德一惊,连忙问道:“什么事情这么重要。”
碧玉神秘兮兮瞟了一眼一旁的征东将军府经历官。这位经历官立即会意,连忙做好书写准备。碧玉这才道:“我家老爷说,尔国一旦攻入扶余国境内,请务必对扶余国各处边境重镇围而不打。”
“什么?”真德感觉莫名其妙。折腾半天,要枪要炮要粮食,不就是为了抢地盘吗?屏山伯是不是诚心给新罗国下绊子?于是她追问道:“为什么只围不打?”
碧玉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道:“老爷也没说为什么。”
真德双眉微蹙,斟酌再三,还是客客气气说道:“妾谨记屏山伯叮嘱。一定如实转陈阿姊。”
待碧玉、秋水送走真德女王,折回弘化殿复命。就见萧干城已然坐在王座之上。又有一众将领从弘化殿后门鱼贯而入。打头的刘监军伸出大拇指,冲着碧玉笑容可掬道:“你这小丫头,真是机灵。”
碧玉脸一红,连忙谦虚道:“妾不过是我家老爷的提线木偶罢了。老爷让妾说什么,妾就说什么。”
刘监军嘿嘿笑道:“这小丫头真是会说话。本监军十分喜欢。”
干城连忙打圆场道:“刘大人,您老少夸她几句,免得尾巴翘到天上去。
众将哈哈一笑,碧玉、秋水二人赶紧退出弘化殿。心中暗骂“真是老色批!家伙事都没了,还打人家主意。”
刘监军笑道:“老萧,你是不是不想让这姐俩个攻城掠地啊?”
干城笑道:“瞧您老说的,我是真心为了这姐俩个好。”
刘公公点点头不再多问。他对萧干城十分清楚,估计这小子是又要套路这姐妹两个。绝不会如此随随便便送兵、送粮、送妙计。
众人落座开始商量未来的战事。今日第一个议题是在白吉藩组建熊津府。陛下并没有安排知府人选,让干城自己安排。于是干城与吏部议定,由姜士祯出任熊津府知府同知暂代熊津府一切事物。
众人纷纷恭贺姜士祯官升一级。姜士祯从工部六品主事荣升正五品知府同知。这对姜士祯来说是关键一步,意味着他从此迈入中阶官员序列。这也是萧干城长期占领白吉藩的重要一步。
这个议题大家没有什么争议。下一步就是讨论对扶余国用兵的方略。不出所料,一众将领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差点打起来。
干城袖手旁观。这是他的一贯的作风,充分听取一众将领的意见,再提出自己的设想。充分争论,充分理解。
就在讨论白热化时,忽然一个小校前来禀报。原来倭国使臣到来,十分恭敬、恳切地请求拜见屏山伯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