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大人说的对,我家老爷这一辈子都为了朝堂,为了百姓,若是就这么…………老天爷也太不长眼了。”
“来人,送老爷回去请大夫…………”
几个身强力壮的随从急忙上前,小心翼翼地将镇国公抬起,送上了马车。
马车很快匆匆地朝着国公府的方向奔去。
国公夫人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眼中的担忧仍未消散,但很快又收敛了情绪,重新挺直了脊背,跪在雪地里。
“皇上,臣妇不过是一介妇人,对于朝堂上的事情一无所知,可是太子是臣妇打小看着长大的,他本就是一个孝顺懂事的孩子,一直都是受了委屈也不肯言明,这些年更是帮百姓做了无数的事情,断了无数的案子。”
“放眼望去,不管前朝今朝,有哪位储君能够像太子这般放下身份,行走在民间,每一个地方都体察民情的,修水利,减赋税,开通贸易,查探各地方冤案错案,这桩桩件件都是太子殿下的仁慈之心。”
“一个仁慈的太子,已经拥有了储君之位,又怎么可能做出大逆不道的事?天下哪有不爱自己儿子的父母?臣妇相信,陛下,你只是一时受奸人所蒙蔽,这才冤枉了太子殿下,求陛下明察,不要因为一些奸臣误会了自己的亲儿子。”
因为皇宫门口一直有人跪着,那些百姓回去暖了暖身子,又加了衣服来围观。
此时听着镇国公夫人的诉冤更是议论纷纷。
“唉,没想到国公夫人也来求情了。”
“你还抱着李家故去的老国公的牌位呢。”
“另外两个牌位好像是国公爷的兄弟,当年战死在战场上的那两位…………”
“唉,陛下真的是糊涂,怎么会听信奸臣之人的话呢?”
“是啊,都说陛下这么多年一直宠爱高贵妃,高丞相都是陛下一手提拔出起来,在朝堂之上,只怕都被高家把控了,就连陛下,都听信了高家与秦王的话,那么好的太子殿下啊,不知道陛下怎么会忍心的。”
一个妇人开口。
“唉,男人嘛,都是这样的,听说皇后娘娘不受宠,陛下不喜欢皇后娘娘,自然也不喜欢太子殿下,这陛下喜欢的是高贵妃娘娘,自然也会更宠爱高贵妃娘娘所生的秦王殿下。”
“我还听说了,皇后娘娘已经被废了,只怕这次太子殿下当真是危险了…………”
“我要高贵妃被封为皇后,秦王殿下就要成为储君了。”
另外一个人接话了。
“秦王殿下虽然身份尊贵,可这些年并未为百姓做过什么,我们这些普通人,上面做的人是谁与我们并没有什么关系,我们只想吃饱饭穿暖衣罢了,太子殿下为我们百姓着想,才是我们想要的储君。”
一个人急忙呵斥她。
“你小声一些,事关储君,这不是我们能够议论的当心高家的人杀人灭口。”
那妇人吓得赶紧捂住了嘴,眼神中满是惊恐,左右张望了一番,见没有什么特别的人出现,才稍稍松了口气,但声音还是压得极低。
“我……我也就是实话实说,太子殿下为我们做了那么多,我们心里都记着呢。要是秦王当了储君,我们这些老百姓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旁边一个老者叹了口气,缓缓说道。
“是啊,太子殿下仁厚,体恤百姓疾苦。记得去前大旱,许多地方颗粒无收,是太子殿下亲自下令开仓放粮,还组织人挖井找水源,才让我们这些百姓熬过了那艰难的时日。而那秦王殿下,平日里只知道吃喝玩乐,何曾关心过我们百姓的死活。”
寿康宫。
一夜过去。
文华公主终于醒了过来。
当看着床顶上的床幔,便知道自己在寿康宫。
一偏头就看在太后坐在不远处。
“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