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晋庭汉裔TXT 百度知道 > 第五十一章 阴平约战(第1页)

第五十一章 阴平约战(第1页)

说回汉中,对于天下形势的急剧变化,刘羡有些许察觉。但汉中到底是偏远之地,打听情形并不分明,得到的多是一些模糊的传言:

诸如什么当今天子生了一场重病,是朝中有重臣在暗中巫蛊谋害;河北挖出了一尺白玉,上刻“皇亡皇亡败赵昌”,意为当年参与讨赵之役的人中,可能会出现一位新天子;近来南方有童谣云:“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再合荧惑、太白等四星东聚斗、牛的奇异星象,吴越或有王者降世……

这些毫无疑问都是无稽之谈,但也能体现出如今波诡云谲的政治局势:中央权威已然跌落谷底,许多人都在蠢蠢欲动,伺机自立。但对于刘羡来说,关东的局势,尚且难以影响到自己,他最关注的,还是汉中周边的几个势力。

就目前来看,刘弘与罗尚的回复都在预料之内。他们暧昧不明的潜台词,无疑可以理解为中立。虽然这种中立是暂时的,未来会随着势力的此消彼长而变化。但至少在此时,尚不用担忧。

秦州诸郡守的动向,也正中刘羡的设计。在张寔出狄道回凉州后,陇西军与金城军果然撤围而走。而随着杨难敌出祁山包围卤城,天水太守封尚也难免顾此失彼。皇甫重看准机会,出奇不意地自西北角突围,再绕了个圈子,成功南下祁山道,在卤城与杨难敌汇合。如此,刘羡成功占据了陇右的南大门,秦州诸郡一时不敢妄动。

但这已是细枝末节,张方和李雄的动向,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

刘羡在看出张方预备向司马颙出手的预兆后,就一直在关注关中的动向。他本希望双方能够达成僵持,结果很遗憾,形势走向了他最坏的预想,司马颙防备不足,使得张方干净利落地拿下了征西军司。

以张方的性格,得权必然张扬。刘羡知道,他一定会急于发动一场战争。这个对象不是自己,就是北军。故而在得知张方掌权的消息后,他第一时间前往汉中的各个山道,检阅所得的城围坞堡,以作抵御的准备。

好在政变后不久,郗鉴的斥候传来情报,称长安有大量粮秣和兵马正往潼关一带调动,这显然是东征的信号。得知这个消息,让刘羡松了一口气,看来北面的环境依旧和平。但他紧接着又思考,若张方选择东征,是否意味着是一个机会,自己应该适时地对关中进行干涉呢?

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这个想法是多余的,南面的李雄刚刚建国,便有了率先向北出手的动向。

刘羡此前对巴蜀的情况了解不足,在朝廷主政之时,他虽然得到了一些巴蜀的战报,但对于具体的详情,也不过泛泛。离开朝廷时,成都太城仍在罗尚手中,刘羡还以为,李雄不过是拥有战略上的主动权。但等到他进入汉中后才发现,李雄已经占据了绝对的战略优势,并且堂皇建国了。

而随着情报的不断收集,刘羡意识到,李雄的建国,绝非李辰刘尼那种徒有虚名的建国。

李辰刘尼当然有可取之处,李辰的政治眼光极其精准,他看穿了新野王拥兵自重的野心,也看出了朝廷衰落,人人不满的现状,继而以非同寻常的胆魄,打出复汉拥刘的旗帜,一举点燃了整个荆扬的怒火。短短不到一年时间,便拓地二十余郡。其声势之浩大,已然超越了汉末的黄巾之乱。

可如此庞大的势力,仅仅不到半年,因为输了一仗,就被打断了脊梁。又经过一年,连战连败,最后被彻底剿灭。归根到底,便是李辰只懂得破坏,却不知道如何该建立一个国家:

复汉军靠拷掠官府和百姓供养军需,却没有军纪,也没有督军;官僚虽然多,可任命却不看能力,只看资历和上级的喜好;管理地方也没有制度和法律,更别说讲什么劝课农桑了。从这种种表现来看,再能打又如何呢?进攻一旦稍稍遇挫,大局便如落花流水一般,无可挽回了。

反观成都国,这是一个经受过考验、且已经在巴蜀扎根的国家。

李雄此时立有制度,已经完成了基础的军政分离。军队虽为李氏宗亲所共有,但不得随意干涉民政,由王国任命的官僚进行处理。王国亦有法律,官僚们依据简短的七章约法进行断狱,根据内朝的指令征收赋税,并且恢复了蜀中的盐铁专营。而且他广泛地征辟蜀中的士子作为官僚,经过当面的策试再做任用。

最重要的是,这个国家甚至有信仰,在得到青城山天师道的扶助之后,李雄已经打起了太平真君的旗帜,这使得百姓民心颇为膺服。

当然,这其中有很多方面还很粗疏,甚至称得上简陋。比如国中官僚没有定额俸禄,想用多少,直接在府库中取用。宗室之间,军队几乎等同于分封,容不得非李氏将领沾染。官员的品级也因此较为混乱,每人负责的事务虽然分明,但却分不清谁高谁低。甚至是李雄自己,在朝堂上也没有多少帝王威严,任由官员们在朝堂上喧哗。

但无论如何,刘羡已经意识到,成都国是一个真正的国家。绝不是郝散、齐万年那般可以毕其功于一役,轻松击倒的对手。

而李雄也确实气度非凡,他在和阎彧议论之后,下定了与刘羡开战的决心。但却不是选择率军悄然偷袭,而是在动兵之前,先派使者北上,对刘羡进行通知。

为了表现李雄的重视,他派来的使者,也不是他人,而是成都国秦王李龙,即李氏上一任族长李流之嫡子。

李龙比刘羡稍微小一些,但长得方面阔脸,像貌堂堂,无论是衣着还是相貌,其实并没有多少氐人特质,看上去与一般汉人无异。但他脸上的伤痕,还有他右手残缺的两根手指,无不说明,这是一位历经了无数次生死,手下亦有许多亡魂的武人。

刘羡派人迎接这位使者的时候,公府的诸位将领也都到齐了。他们在听说对方身份的时候,想当然地以为,对方大概是一个不知贫苦的公子哥,便打算以杀气腾腾的神色来恐吓对方。但此时此刻,一看见对方满身的伤痕,不约而同地,所有人都打消了这一想法。因为他们都知道,对付饱经厮杀的老兵,这种办法是无效的。

李龙在众人的目光下站定后,刘羡则淡淡地从书房内走出来。两人都是在齐万年之乱时见过的,这次见面,双方都已今非昔比。李龙本打算是先表现出强硬的态度,不过在看到刘羡之后,他回忆起了过往刘羡的种种战绩,于是先低头行礼道:“刘使君,好久不见。”

刘羡非常自然地坐下来,招呼着侍卫递上一碗茶汤,道:“路上可还顺利?”虽然年龄相差不过两三岁,但刘羡言语之中,似乎像是在对待晚辈。

李龙道:“托使君的福,这一路走来,到处都是可观的风景,不过尚比不上成都。”

“成都王可好?”出李龙乎意料,刘羡一开口,竟然就承认了李雄自立的王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