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是。&rdo;
他这才掏出两封信,&ldo;京城里来信了,一封是给你的,一封是给你爹娘的。&rdo;
京城里的信?杜小鱼大喜,那肯定是杜文渊写来的,啊,不不,他现在叫李源清了,不过怎么还分开写了两封信?莫非是有些事不好给爹娘说?她想着把给自己的那封放进怀里,说道,&ldo;谢谢两位差大哥专程送信,还请进来喝杯茶吧。&rdo;
&ldo;不用了,我们还有事儿忙。&rdo;衙役笑笑,&ldo;是县主大人吩咐我们送来的,还让带句话给杜小姑娘,说你们家若是有麻烦,尽管去县衙门,县主大人定会为你们做主。&rdo;
杜小鱼听罢稍稍一愣,很快又反应过来,从怀里掏出两串钱给他们,&ldo;大热天的劳烦两个大哥,我就不送了,走好。&rdo;
两人也收了,抱一抱拳告辞而去。
第162章开张
听到李源清写信来了,赵氏大为欢喜,忙叫杜小鱼把杜显叫回来。
吴大娘笑道,&ldo;定是报喜的,前些日子怕是太忙了,这京城又远,信这会儿才到。&rdo;离春闱已经几个月过去了,早前一直没有他的消息,杜家几个人很是失落,吴大娘也曾开导过几句,现在终于写了信来,也替他们高兴。
到底是有十几年感情的,若是真断了联系,心里必定不会好受。
杜显本在田里劳作,一听京城有信来,急忙忙跟杜小鱼跑回家。
&ldo;快瞧瞧,都说了什么?可是考中进士了?啊,有没有点上那什么庶……&rdo;杜显挠着头,想不起来那官名怎么念。
&ldo;庶吉士。&rdo;杜小鱼笑了下补充,展开信看完后,喜上眉梢,&ldo;二哥考上进士了,殿试也一并通过,被皇上赐进士出身,点为庶吉士,如今正在翰林院学习。他说甚为想念我们,几次都难以提笔,只怕要说的太多,如今心绪渐渐平静,已能适应京城的生活,叫我们莫要担心他,叫爹娘保重身体。&rdo;末尾还添了回信的事,说让送的人再带回来便是。
杜显感慨,&ldo;他果然是读书的料子,人家考了几十年,他这几年就一一过了,将来在京城一定可以创出番事业的。&rdo;
杜小鱼笑道,&ldo;他这次貌似还写信给县主了,刚才两个衙役大哥过来说我们家若是遇到麻烦,尽管去找县主呢。&rdo;
&ldo;这小子……&rdo;吴大娘笑起来,&ldo;怕你们家被人欺负,他还是惦记着这些的。&rdo;
赵氏倒没说什么话,只微微笑着。
杜显唏嘘一阵又转身出去了,到底只是封信罢了,人远在千里之外,知道他平安也就足够,他们家以前怎么过也还是怎么过罢。
杜小鱼急着看另外一封信,找了个借口说要回信,就去了自个儿卧房。
他倒是没有食言,果真写了家里的事情,虽然没有很露骨,但也可以看出他嫡母不是好相与的,两个哥哥也很强势,还有个妹妹像是稍微好些,信里还写到他父亲对他很好,每月给足零花,锦衣玉食,不在话下,最后提了些京城美景,风土人情,说她若是来京城的话,定会尽地主之谊。
一别快一年,说不想念是骗人的。
她看着信,心里既欢喜又压抑,好一会儿才提笔写回信。
无非也是家长里短,说说最近发生的事,小清秋耍心眼,福蛋会念诗,黄晓英的婚事,开馆子,爹跟娘的身体状况等等,洋洋洒洒写了六张纸才停下来。
第二日便亲自送去衙门,找昨日来的两个衙役,那送信的家仆果然等着,拿了信便告辞走了。
杜黄花隔几日回来听说这事也很高兴,稍后拿出四块布料说是送给她们娘儿俩,还有赵冬芝娘儿俩。
其中杜小鱼跟黄晓英的是极好的绫子,赵氏姐妹俩的是稍微厚些的缎,色泽都极漂亮,水红,宝蓝,墨绿,淡青,四个人爱不释手。
&ldo;这得多少银子啊,黄花你挣大钱了,给咱们扯这些布料?&rdo;赵冬芝好奇的问。
赵氏也不解。
&ldo;师父说我上回给齐县主夫人的绣图做得很好,这些算是奖励。&rdo;杜黄花笑道,&ldo;我本想做成衣服再送给你们,但最近着实没有时间。&rdo;
&ldo;哎哟,这布我都不舍得拿去做,以后留着送人多有面子。&rdo;赵冬芝笑嘻嘻把布捧起来,又指着那淡青衣料,&ldo;这个给晓英做一套倒是漂亮,只是都不知道县里还能有谁比你的手艺好呢!&rdo;
&ldo;娘,你就别烦表姐了,横竖就这张脸,穿什么不一样?&rdo;黄晓英把布让她手里一塞,拉着杜黄花道,&ldo;表姐,我瞧着你眼睛下面都浮青了,可是又在赶制什么绣图?哎,那些个官夫人也难伺候,你要注意身体啊!&rdo;
杜小鱼也心疼,&ldo;就不能不绣么,实在累了就推脱一下,我看万太太也不是不好说话的,你别样样都应承下来。&rdo;
&ldo;只是白天绣,晚上还是照常休息的。&rdo;杜黄花揉着眼圈,&ldo;眼睛确实用多了,不过绣完这幅图就好了,到时候我要去齐东县一趟,一来给师父进些料子,二来是应县主夫人邀请,师父说去见见世面也好。&rdo;
杜小鱼忙问道,&ldo;那万太太也去吗?&rdo;
&ldo;师父不去,派了大师姐,二师姐陪着一起。&rdo;
容姐居然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