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带我去远方豆瓣 > 第660章 口味有点独特(第5页)

第660章 口味有点独特(第5页)

1984年,年仅20岁的他成为了北大哲学系的博士研究生,师从季羡林学习东方哲学。

毕业后,他先是任湖南ZZ市新闻图片报副总编辑,业余经商却失败了。

之后奔赴海南,空降海南特区报主编,兼做掮客,混的风生水起。

1992年,苦无突破的他绞尽脑汁,最终想出“惊世绝招”

:编纂、出版《传世藏书》。

这是一项庞大的“惊天地泣鬼神”

的文化工程,全书共123册,收集了我国5000年各门类、各学科的学术经典,堪比明朝的“永乐大典”

为了权威与轰动性,刘波还成功说服导师季羡林挂名担任该书的主编。

《传世藏书》编纂工程启动,确实说明了刘波是有些能耐的人,但他的这种能耐并非一般的商业能力,而在于坑蒙拐骗。

《传世藏书》的启动资金3000万元是通过银行借贷的,主编是忽悠导师挂名的,这笔钱直至其2003年跑路前夕都没有还上。

1995年《传世藏书》横空出世,总印10000套,每套市场售价6。8万元。

从文化传承角度看,这套丛书自然是有一定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的。

但从商业角度看,百分之百是不可能赚钱的。

刘波从一开始就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鼓捣《传世藏书》压根不是为了卖书,而是为了博名声,玩资本游戏。

去年他收购了武汉一家经营不善的上市公司20。91%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并将其更名为“诚成文化”

然后置入了《传世藏书》,使得诚成文化一下子凭空多出5000多万的账面利润,之后又拿到了少女时尚杂志《希望》的经营权。

随着这一系列的资本运作,诚成文化名气大增,股价一度飙涨4倍,为刘波带来了巨额财富。

当然了,他的这种财富只是纸面上的。

2003年,刘波涉嫌欠下40亿元的贷款黑洞,负债跑路日本,14年被列入红通名单,17年客死于日本。

如果说八十年代是草莽崛起的野蛮生长时期,那么九十年代就是刘波这一类文化片子横行的时期。

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中,披着知识分子外衣的骗子可不止刘波一个人。

林朝阳跟陶父说话的时候,陶玉成从外面走进来,听到“刘波”

的名字,他接过了话茬。

“这人之前还约我吃过饭,穿个对襟青布衫,脚蹬布鞋,开口就是子曰、诗云,自诩儒商。”

“跟你吃过饭?那怎么还单独上门给爸送东西,没拉上你?”

“那人满口空话,我看不靠谱,吃过那一回饭之后再约我就躲着他了。

育德胡同有个张作霖的旧宅知道吧?他把那租下来了,对外说是买的,忽悠一帮人夜夜笙歌。”

陶玉成看着没什么没心眼儿,平时狐朋狗友一堆,但他在燕京文化界混迹二三十年,却没有吃过亏,自然是有着自己独特的处事原则和精明之处的。

刘波这种大忽悠他见得太多了,又怎么可能轻易被忽悠住。

“我看着那帮报纸吹捧这个刘波就有意思,也不知道他们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有份报纸怎么评价刘波的知道吗?

——新儒商。

啧啧啧,现在这帮记者啊,为了那点车马费、润笔费,脸都不要了。”

陶玉成的语气难得刻薄,只因他猜到了刘波刻意结交他和父亲的目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