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带我去远方豆瓣 > 第534章 赴陆采访(第3页)

第534章 赴陆采访(第3页)

痖弦不解:“这有什么好犹豫的?这可是中国人在海外得了文学大奖。”

“这不是诺贝尔文学奖马上也要出结果了吗?我猜总编是怕先发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的消息,在气势上弱了《中国时报》那边一头。”

痖弦嗤了一声,“杞人忧天!

诺奖的报道在于深入程度,跟报道先后有什么关系?纽斯塔特奖的名气没有诺贝尔文学奖大,但这是中国人得的奖,我们更应该重视。”

他又赌气道:“我去跟他说!”

说完这话,梅新就看着痖弦进了胡立台办公室。

而后里面传来了一阵争吵声,过了几分钟,痖弦出来,神色趾高气昂,将稿件甩给梅新,只说了一个字:

“发!”

梅新在心里给痖弦比了个大拇指,在报社内,敢跟总编辑这么顶牛的,估计也就痖弦了。

痖弦五十年代便是湾岛知名诗人,七十年代赴美深造后,受老板王永庆礼遇聘为副刊主编,一手将副刊打造成为湾岛的文学圣地。

同时他现在还是《联合报》的副总编,可谓资格老、权威重。

梅新好奇痖弦是怎么知道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的消息的,痖弦说是郑树森半个小时前来电话告知了这个消息。

郑树森是湾岛人,现在是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的文学教授,一直热心两岸三地的文学发展,与国内外很多重要作家都有联系。

前些年《联合报》副刊与《中国时报》副刊争夺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深度报道,靠的就是郑树森。

每年诺贝尔文学奖一公布,郑树森总能第一时间就找到获奖者做专访。

痖弦又说:“这么多年下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采访读者们也看够了,我看这回可以换个新鲜的。”

梅新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问:“不采访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了?”

“没说不采访,两手准备,先采访许灵均,这两年他在岛内可不是一般的火。”

痖弦说这话时嘴角泛起笑意。

早在几年前林朝阳的作品开始在香江出版时,这些出版物就不时会被一些往返于香江和湾岛之间的文人夹带入岛,不过那时候林朝阳的作品只是在小范围内流传。

直到前面,林海音的纯文学出版社正式将林朝阳的几部作品引入湾岛,林朝阳的影响力才得以在普通读者之间扩大。

这种影响力最具象化的表现就是那几部引进作品在岛内的热卖。

迄今为止,林朝阳一共有四部作品引进,分别是《梵高之死》《禁闭岛》《闯关东》和《楚门的世界》。

其中《梵高之死》《禁闭岛》《楚门的世界》等三部作品销量都在几万册到十几万册之间,《闯关东》的销量一骑绝尘,至今已经卖了26。6万册。

高人一等的销量背后是高口碑的支撑。

《闯关东》在湾岛发售后,受到了岛内读者和评论界的一致赞美,两报副刊都曾发表过知名作家、评论家对这部小说的评论文章,好评如潮。

“您要采访他可方便了!”

梅新笑着说。

在痖弦之前,《联合报》副刊的主编是林海音,而林海音又是林朝阳作品引进湾岛的幕后推手。

有这一层关系,副刊要采访林朝阳想来肯定不难。

而且去年《联合报》在林海音的恳求下还曾为林朝阳入岛交流一事摇旗呐喊,虽说最后没有获得官方首肯,但总归是有这份香火情在。

痖弦听到这话也笑了起来,越想越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

次日上午,新一期《联合报》上市,关于林朝阳获得美国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的消息刊载在上面,立刻引来了湾岛文学界和读者们的关注。

因为政治原因两岸阻隔多年,但文脉相通,对于很多事物的追求也是一致的。

比如在文学奖项上,双方都极为推崇诺贝尔文学奖;比如崇尚美国文化,湾岛比如今的大陆更甚。

林朝阳的名字对岛内作家和读者来说并不陌生,看到这个消息,许多人都感到稀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