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患于未然,还是要调查一下。”
“有道理。”
两天后,梁伯韬拜访玉郎大厦。
“于聘海,香江人。
早年曾赴日本半工半读,76年到美国圣地亚哥大学攻读电视新闻专业,但后因无法凑足学费,辗转到加拿大沙省大学,修读政治经济。
79年回港后与朋友一起办了一份政论杂志,只出了五期。
随后因为这份履历进入了《财经日报》做电讯翻译,还在《信报》当过编辑,结识了一些商界人士。
85年创办智才管理顾问公司,在广西桂林经营漓苑酒店赚得第一桶金,之后他……
这次他居中为德间书店联系查先生,主要还是依靠做媒体时积攒的人脉。”
听着梁伯韬介绍着于品海的履历,陶玉书问:“听起来这人倒是个能人?”
梁伯韬眼中闪过一丝不屑,“这人与其说是商人,不如说是个掮客。”
在商界,“掮客”
可不是什么好听的词,基本可以跟“骗子”
划上等号。
陶玉书不认为梁伯韬是个以财势取人的小人,她问:“还查到了别的事?”
“在加拿大时因盗用信用卡、冒签他人支票被判刑两年,服刑四个月后被遣返回来的,谎称是毕业回港。
在内地时也是连蒙带骗,今年年初还跑到菲L宾,在当地撒了不少钱结交了军政界人士。”
听到这里,陶玉书面色未改,内心反而有些高兴。
对于一个潜在的敌人,能掌握其弱点当然是值得高兴的事。
梁伯韬并未将于聘海这样的小人物放在心上,又对陶玉书说:
“林太,根据我们现在搜集到的信息,查先生应该是无意将明报交在外国人手里。
香江的几家报业都有各自的基础,明报被他们收购,必然会面临被肢解的命运,我相信查先生也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场景。
至于长实、百乐门这些买家,又无法将明报发扬广大。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握有《天天日报》《清新月刊》这些媒体资源的您都是查先生合作的最佳选项。”
梁伯韬的恭维并未让陶玉书的神色产生波动,陶玉书说:“这样的分析太过乐观了,现在收购的主动权掌握在查先生手里。
他是好女不愁嫁啊!”
“再好的标的,价格也有上限,您给查先生的条件已经足够优厚了。”
梁伯韬这话未尝没有提醒陶玉书的意思,他怕陶玉书收购心切出昏招。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这样的情况出现过不止一次。
“我给出的条件也许不是短期内获利最大的方案,但一定是双赢的方案。
现在能做的,只剩等待了。”
陶玉书语气平静的说道。
她的沉稳大气让梁伯韬感到十分安心,跟这样具有大局观的甲方合作,不需要提心吊胆,是件很舒心的事。
5月24日,一大早城市在引擎的轰鸣声中苏醒,台风过境后的几天里香江都是艳阳高照,早上六点多已是天光大亮。
大屿山,刚拍了一个大夜的《笑傲江湖》剧组人困马乏。
这部电影是徐克投入林氏影业后的第一部作品,电影男主角他本来属意许观杰,但林氏影业想捧李连杰,现在林氏影业是他的老板,徐克只能勉为其难的接受这个提议。
电影开拍后,徐克的要求可谓精益求精,男主角李连杰演技一般,但胜在武术功底出众,打戏漂亮极了,让徐克稍感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