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带我去远方豆瓣 > 第496章 心狠手辣陶玉书(第2页)

第496章 心狠手辣陶玉书(第2页)

如《新夜报》《今夜报》《响尾蛇》这些报纸不过是苟延残喘,它们经常会在版面上放上大幅性感照甚至裸女照,上面还有风月场所的广告,为了吸引眼球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现在《新夜报》被《天天日报》集火,不仅老板的名声臭了,连报纸销量也受到了影响,一时之间竟有种明天就要关张倒闭的摇摇欲坠之感。

《天天日报》为什么会攻击《新夜报》,报界业内人士大概都知道。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陶玉书的出手会如此快速、精准,几乎是一下子打到了《新夜报》的七寸上。

这一次《新夜报》如果熬不过去,就只剩倒闭一条路了。

《天天日报》的报道师出有名、占着大义,任谁也说不出问题来,既没有降低了报纸的格调,又打击到了对手。

这样的反击实在令人印象深刻,同时也加深了报界同仁对陶玉书的“刻板印象”

香江戴卓尔。

联想着之前差点被陶玉书搞进监狱的黄玉郎,大家私下里都开始流传一句话:

宁得罪小人,不得罪女人(陶玉书)。

对于《天天日报》所取得的战果,陶玉书表示很满意。

这次对《新夜报》的打击不单是报复了对方对自家的污蔑和造谣,也让她对《天天日报》有了更好的掌控力。

一举两得!

她本打算乘胜追击,接着把另外几家小报都挨个点一遍。

结果还没等她找到这几家小报老板的把柄,就有人出面为这件事说和了。

出面的人是董桥,他是受了雷炜坡的委托。

雷炜坡这个名字知道的人不多,他还有个名号——香江八卦新闻祖师爷。

1968年,《明报》依靠着金庸的武侠小说和社论已经在香江报界站稳脚跟,但金庸的野心不止于此。

他请来雷炜坡打造出了《明报周刊》,雷炜坡出身演艺世界,对香江娱乐圈的各种秘辛信手拈来。

《明报周刊》上市后很快便凭借着题材独家、秘闻劲爆、臭三八之余又不乏文采而备受读者欢迎。

在地摊读物盛行的六十年代,《明报周刊》成为了香江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娱乐八卦周刊,每年光是广告费就有近2000万港元。

《新夜报》挨了《天天日报》一记重拳,不知道能不能挺过去这一波压力。

之前参与造谣林朝阳和张曼玉绯闻的几家小报这才明白,惹林朝阳没什么,可他们家那头母老虎真惹不起。

这些人生怕被陶玉书惦记上,连忙联络身边的同行好友,希望能有人帮着从中间说和说和,化干戈为玉帛。

雷炜坡在香江八卦新闻界有些地位,也是明报老板金庸的左膀右臂,跟诸多小报老板、主编颇有些交情,林朝阳的作品又多是由明报出版社出版的。

几个人找到他,他则找到了与林朝阳私交不错的董桥。

“你是什么想法?”

得知董桥来找过林朝阳,替那几个小报老板表达了歉意,还提出摆酒赔罪的想法后,陶玉书问林朝阳。

“得饶人处且饶人。

你才刚进报业,还是不宜树敌过多。

既然他们已经低头摆酒道歉了,我看就这么算了吧。”

陶玉书想了想,说:“我得问问麦琪的意见,她也是受害人。”

林朝阳一瞧,哪里还不明白她这是不甘心。

大屿山,《旺角卡门》剧组。

张曼玉刚到剧组没一会儿,一边化妆,一边听江约诚在给她讲今天要拍的戏份。

《旺角卡门》这部电影算是张曼玉拍过的所有电影里最特殊的了,现场飞纸并不算什么,可怕的是导演经常会改戏。

已经拍好的戏要推倒重来,经费燃烧的同时,拍摄进度也很慢。

开拍到现在都三个多月了,一半的戏份还没拍完。

张曼玉想想都觉得亏得慌,有这个时间她都拍完两部电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