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带我去远方豆瓣 > 第495章 销量神话(第2页)

第495章 销量神话(第2页)

3个月,92天,102万册,《大时代》创造了一个神话。

董桥认为,不管是之前之后,香江的严肃文学领域都不太可能再出现这种现象级的作品。

如此夸张的销量也为林朝阳带来了1326万港元的版税收入,这也是林朝阳写书以来收到的最大一笔稿费。

这笔钱当然没办法跟股市赚的那一个亿相提并论,但那毕竟是赶上了股灾。

一本小说3个月的版税就有1326万港元之多,放在任何国家的图书市场都是一笔天文数字。

要知道《明报》现在日销超10万份,年盈利也不过6000万港元。

由此便可以看出林朝阳这次版税结算的含金量。

为了收购玉郎机构,林朝阳将小金库都贡献了出来,这笔版税可算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董桥跟林朝阳约在了中环兰芳园见面,惊叹了一番《大时代》所取得的惊人销量和版税,他又向林朝阳说起了一件事。

“林海音你熟吗?”

“林海音?”

听到这个名字,林朝阳愣了一下。

“她我不认识,不过他丈夫夏承楹我见过。

当年他随香江中文大学代表团访问内地,我俩有过一面之缘,而且《梵高之死》就是他主张引进香江的,那时候他还在香江中文大学教课。”

董桥点了点头,“林海音在湾岛开了一家出版社,托人找到我,希望把你的小说引进到湾岛去。”

虽然林朝阳与夏承楹认识,但也仅限于一面之缘,两人自那之后就没联系,自然也没有彼此的联系方式。

林海音要引进他的作品到湾岛去,还要托人让董桥当中间人,这并不奇怪。

“我的作品在湾岛能出版?”

林朝阳问。

“既然她主动提出要求,想来应该没多大问题,湾岛的报禁都解了。”

董桥的语气并不确定,带了些模棱两可。

过去湾岛JY的38年间,发布了多项“报禁”

法令,不仅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受到了限制,连出版自由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哪怕如今已经JY,湾岛的新闻、出版、文化等事业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松绑,但对大陆文化产品的输入依旧有极高的壁垒。

林海音因为《城南旧事》而名动华人文学圈,从67年开始,她创刊《纯文学月刊》,在第二期辟出“中国近作家与作品”

专栏,介绍中国二三十年代新文艺时期的作家。

在那个时候的湾岛,刊发大陆作家的作品是需要冒很大风险的。

迫于当局压力,《纯文学月刊》运营五年后不得不便宣布停刊,林海音转而开始经营与《纯文学月刊》同期成立的纯文学出版社。

“作品引进的事如果你没什么意见,我就回复她一下,她说还想来拜访一下你,以表诚意。”

小说到哪里都是出版,林海音要把他的作品引进到湾岛去,林朝阳当然不会反对。

有些网络小说里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桥段,主角跑到奢侈品店去消费,结果被店员看不起。

然后将店里的东西全都买下来,以示实力和对店员的羞辱。

林朝阳每每看到这里的时候总会一脑袋问号,人家瞧不起你,你还花钱给人家贡献销售额和业绩?

这叫报复人?这怕不是去孝敬爹的!

尽管之前自由总会一直给林氏影业设限、封杀,林朝阳也会坚持让林氏影业的电影透过被的渠道在湾岛上映。

你不去赚他的钱,那不正好如了他的意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