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陈轩的声音凝重中带着一股惆怅之感,但周围的人群听在耳里,表情却变得极其的复杂。
大周定鼎中原,四方的蛮夷无不觊觎。
这个局势,自从大周开朝就已经如此了!
问题是,这首诗中,写的明明是天下大乱,国土沦丧的情景!
赵和庸正了脸色,此诗不管是何人所写,其中赤忱报国的心思,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他身旁的朝廷官员们,此刻也是心中深受触动。
诗中沉痛悲壮的气氛,足可感天动地!
大帐下,苏宛容微闭美眸,细细体会此诗的意境,眸中时而闪烁的灵动光芒,更添美感。
蓦地,她睁开眸子,眸光灿烂。
然后急急地拿起书案上的毛笔,在纸上奋笔疾书起来。
字迹娟秀,将陈轩刚才吟诵的两首诗记录在了白纸上。
这时候,陈轩负手在后,状似感慨万千地开口。
“没想到啊,五泉居士竟有如此拳拳报国之心!
纵死也不忘怀!”
他叹息着摇头,看向了周静颐。
忽然似乎想到了什么,不解地问道。
“不过,有些蹊跷啊!
五泉居士直到仙逝,我大周并没有沦丧任何的国土啊?”
疑问声如同一记重锤,捶得周静颐想吐血,却说不出一个字来。
他僵在了那儿,脸绷紧到了极点。
场上的人们感受着诗中的意境,但很快又感到了狐疑。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怎么看,都充满了恢复河山,壮志未酬的悲呛感,可问题是,五泉居士从生到死,大周就没有丢失过领土的啊。
这诗,又怎么会是五泉居士写的?
周静颐此时攥紧了拳头,呼吸都变得急促。
不知不觉的,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没办法把这首诗,归在五泉居士的名下!
“这首诗……也不是五泉居士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