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枝在前为良。甘露在前为毒。”
“一枚蛟丹、九滴鲛人泪、一份龙胆草、两份龟脂、三份含霜花、五份凝血藤、一份盘龙火参、三十三份小菩叶……所配何药?”
“加七份乌盆子同炼可得长春丹。”
“效用为何?”
“驻颜。”
“转元丹为何选在子午二时开炉?”
“阴阳交汇。”
“夺魄散中蚀骨草可用何物替换?”
“黑冥果或三色荼。”
“地灵火芝为何不能多用?”
“量大容易炸炉。”
“浑天丹如何保存?”
“玉盒冰藏。”
……
此后二十题王山越问越心惊,不禁越说越快,根本不容多想。
而宠渡这边既已露馅也不必藏锋,干脆豁出去了,偶遇难题或需斟酌片刻;除此之外,每每脱口即答,无不精准。
这样的快节奏下,室内其余弟子大气都不敢喘,唯张口结舌,不由自主将眼珠在二人身上来回转:虽然如听天书,但就觉得厉害。
如此及至最后一问。
“炼药之火有何讲究?”
“丹火最佳,地火次之,灶火又次之;另有鬼火、魔焰、妖炎诸般;至于天外辰火、九霄雷火或其余异火,难遇难控,并非常例。”
“辰火炼丹可行?”王山眉头微蹙。
“可行。”
一语言罢,王山沉默。
众弟子:好家伙。长老都无言了。
连珠炮似的问答总算暂告止歇,四下里陡起长短不一的吁气声,相识的弟子忍不住两两对望,明显察觉到彼此眼中透出的那抹惊骇。
狗日的。
他管这叫“略懂”?
那他娘的啥才算“真懂”?!
相较之下,戚宝等人的感受则更为强烈,毕竟蚤市风波中的丹经药典也看过,纵是走马观花按说也该多少有些印象才是,却偏偏把王山所问九成九答不上来。
只能说跟老魔看的不是同一本儿?
敢情“略懂”是咱的。
老魔是真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