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视和百艺现在一心扑在继续搞选秀捞钱上,网剧还没有多少动静。
优豆去年搞了个大投资《凤凰于飞》,仙偶剧,拍的好估计有说法的,就像当年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一样。
“发展方向上面的。”
徐川听到这话,思索了一番后开口道:“圈层化。”
“哦,怎么说?”吴尚闻言来了兴趣。
“流媒体的播放形式注定了会圈层化,它不再是电视台向观众输送,而是观众会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剧去看。
所以,其实可以多做不同类型的尝试,尤其是针对女性观众的剧。”徐川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像什么《开端》《狂飙》之类的大爆网剧毕竟是少数,平台当然希望都是这种剧,但问题是不可能,一年一个平台能爆个一部,就已经要谢天谢地了。
一部剧是撑不起一个平台全年的流量的。
每年平台会上新很多剧,很多大家以为的烂剧,其实是真的有很多人在看的。
耽改剧符合大众审美吗?
肯定不符合,但火的很。
还有很多工业糖精古偶剧弱智吗?
看过的就知道,是真的挺弱智的。
但只要里面发糖,然后宣扬一下并不深刻的女性独立价值观。
照样有一堆观众去看。
这就是不同圈层受众带来的供需关系,而这些剧才是平台日常流量的来源。
其实喜欢的人,应当是能理解这些的。
不同的剧就像不同类型的文,有的就图一个爽,不需要带脑子看,更不需要去细究。
我们觉得不行,是因为我们不是它的受众,换而言之,人家就不是拍给我们看的。
所以,如果要从业,得转换思路,千万不要自己陷入鄙视链当中,这样是赚不到钱的。
你得利用鄙视链,甚至去推动鄙视链的形成,影视区吐槽UP主怎么赚钱的?
当然,作为一个观众,该骂骂,开心就好。
徐川不是观众,他现在就是个从业者,所以考虑事情的角度是不同的。
吴尚思索了一下徐川的话后,突然开口道:“我记得徐老师的里,和您的主角团打擂台的有不少剧。
里把这些剧描写的很强。里的歌您都写出来了,综艺节目也写出来了,这剧不会也有剧本吧?”
“哈哈哈哈哈。”徐川听到这话笑了起来。
说实话,吴尚其实就是随便那么一问,可看到徐川这么一笑,他愣住了。
不是,这孙子不会真的还写了剧本吧?
对哦,他以前写的。这么推的话,相比写歌写综艺策划,写剧本才更符合他的人设。
想到这里,吴尚赶紧问道:“真写了?”
“没有没有,我不会写剧本,我只会写。”徐川摇了摇头道。
他确实不会写剧本。
但他可把自己印象深刻的经典剧写成的形式,然后给专业编剧去改编成剧本。
徐川不可能记得住一个剧里所有的台词。
但他一定能记住这部剧的大致剧情和主要角色的设定,有了这些只要肯花时间,专业编剧是可以搞出满意的东西来的。
对面的吴尚听到徐川这么一说,直接追问道:“这么说,徐老师手上是有一些了?”
“让您见笑了,还真没有,我唯一的一本,就是现在在网上写了一半的那本。”徐川摇了摇头。
徐川说的是实话,他真没写,不过抽空也得写一写了,以后自己肯定是要投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