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的目光贪婪地流连在那一张张稚嫩鲜妍的小脸上,看着男孩们虽带稚气却健康无比的身姿,女孩们娇憨可爱的模样,眼中的满足与喜悦几乎要满溢出来。
“好,好啊。。。。。。”她喃喃着,“瞧瞧,一个个钟灵毓秀,都是好苗子。。。。。。咱们贾家,往后。。。。。。只会更加兴旺。。。。。。呵呵呵。。。。。。
贾母说着说着笑了起来,可那笑声,终不是曾经高乐时的开怀,而且,那笑声深处,终究还是带上了一丝若有若无的遗憾。
贾母浑浊的目光似乎穿透了眼前的孩子们,望向了更远的地方,带着深深的眷恋,轻声呢喃:
“唉。。。。。。老婆子我还有点贪心的。。。。。。此时此刻,若能再见见贵妃娘娘、迎春、探春、惜春。。。。。。这四个从小在我跟前长大的丫头。。。。。。那真真是。。。。。。再美不过了。。。。。。”
提到这四个名字,她的语气里充满了难以割舍的柔情与思念。
曾经的元、迎、探、惜,随着时光的流逝,都已全部嫁人啦!
元春虽贵为妃嫔,却难得一见;探春远嫁,山高水长;迎春、惜春虽在京中,却因故未能及时通知前来。
这成了老人心中最后一点未能圆满的念想。
一旁的林黛玉见贾母神情流露出感伤,心中不忍,她上前一步,在榻边柔声劝慰道:
“老太太,姐妹们终究是长大了,各有各的归宿和前程,这是好事儿。娘娘在宫中安稳,迎春姐姐、探春姐姐在夫家顺遂,惜春妹妹也一切安好。。。。。。她们心里,定是时时刻刻都念着您、盼着您安好的。您放宽心,她们虽人不能至,这份孝心却是一样的。”
贾母听着黛玉温婉的话语,目光在她清丽的面容上停留片刻,又缓缓闭上眼,仿佛在脑海中勾勒着四个孙女的模样。
良久,她嘴角重新浮现出那抹释然安详的笑意,轻轻点了点头,低语道:
“是啊。。。各有各的缘法。。。。。。是好事。。。。。。是好事啊。。。。。。老婆子我。。。。。。知足了。。。。。。”
她的声音渐渐低微下去,握着贾玌的手也微微松了些力道,仿佛了却了所有心事,只余下一片平静与安然。
仿佛耗尽了力气,缓缓地合上了眼睛,胸口微微起伏,呼吸变得轻缓。
而她唇边那抹温柔而满足的笑意,却永远地定格在了那里。
满室寂然,唯闻窗外雪花飘落的簌簌声响,以及炭火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
贾玌见此,闭目,最后沉声道:“。。。。。。恭送老祖宗!”
这一声,如同打破了魔咒,紧接着,满堂儿孙齐声跪拜,压抑的哽咽与悲泣声此起彼伏。
然而,看着贾母那安详得如同睡去、甚至带着笑意的容颜,每个人的心中的悲伤之下,又都隐隐升起一丝慰藉——
她走得如此从容,如此安详,仿佛只是卸下了人世间所有的重担,去赴一场期待已久的、与亲人的团圆。
是夜,雪渐渐停了。
宁荣街两侧,象征丧事的素白灯笼次第亮起,将皑皑积雪映照得一片晶莹剔透。
天京城的百姓们听闻贾太夫人仙逝的消息,无不叹息:“老太君真是积了一辈子福的人,去的时候都这般体面、安详。”
而荣庆堂内,烛火长明,映照着贾母平静慈祥的遗容。
她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只是沉沉睡去。
在她身边,环绕着她最牵挂的儿孙;
在她身后,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鼎盛家族,一个她亲眼见证并最终安享其成的太平盛世。
这一生,她历经繁华,见证变迁,最终看到了家族从风雨飘摇到如日中天,亲眼看着每一个她疼爱的孩子都有了安稳顺遂的归宿。
如今,她再无遗憾,可以心安理得、带着圆满的笑容,去与地下的亲人团聚了。
雪后初晴的月光,清澈如水,透过精致的窗棂,温柔地洒满房间,仿佛在为这位福寿全归的老人照亮通往另一个世界的路。
那一夜,荣国府的灯火,亮了很久很久,仿佛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圆满的人生,做着最深切、也最长情的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