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在用真实却否定真实,是为盗用!
一个虚无肯定自己的存在,
却否定构成它的存在,
否定使他认为自己存在的真实的存在!
难道不是盗用吗?
构成这个思考者的存在……
这个思考者本身作为思考者却不存在……
所以,自认存在不需要真实的,在用真实却否定真实,是为盗用!
-读庄子之《天道》“其名为窃”有感,和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关系仅在这句话而已,如同,奥古斯特·罗丹那尊思考者的雕像一般,肯定自体的存在,因该更抽象一点,不过,用都用了,懒得改,直接把思维的过程链一下,OK?
古有杀龙者存在不需要龙,那么思考者存在不需要思考也兴许是存在的了,更有自认自体存在且不需要构成自己的存在的也是存在了的,^_^……
2009年2月16日星期一
为什么文字会造成误解
为什么文字会造成误解
sunline
有没有语音的文字,有没有文字的语音,那么语言是不是文字和语音的统一呢?我不知道……
我们用文字去描述,那是用一个抽象出来的文字去描述具现,或者是抽象,又或者是具象和抽象的混合体。
具象有很多属性,用文字描述的精简了其中不少的属性。
文字不是固定的,可以是一个属性的集,有可以是另一个属性的集,即可以互相排除,又可以相互统一,而这两种情况也可能同时出现!
文字与文字之间互相的界定,加剧了文字变化的复杂性程度的演化……
因此,用文字去描述,必须解决下面几个问题,才能消除一点误解……
文字属性的界定的唯一;
用来界定文字属性的文字的属性的唯一;
不仅仅是通用的准则,而且每个参与者,完全知晓这个唯一;
但是,因为文字是模仿其所处的世界抽象出来的符号,随着其所处世界的变化,它必然变化,所以唯一的界定是不可实现的,即使在特定的时点,对文字的界定,也会随着,文字之间联系的发展而发展到原先认为可以界定的程度,并超越它……
所以,文字的唯一,在于它是所有可能的集,它的唯一,在于无法固定,包含所有的可能,不仅是已经存在,正在形成的,和未来将会存在,甚至意识不到其存在的存在的……
误解,不仅存在在文字中,而且,我们对我们所处的世界一样存在误解,所不同的可能只是在于误解的形式而已……
每个人对文字属性的界定不是唯一的,认识到这一点才能避免误解。
既然,固定被证明是不可能的,(一定限度的固定是可能的),那么确认其可能的必然,不知道是不是会更加方便呢?
2009年2月16日星期一
昨天写了“可能的必然”,不过“可能的必然”是不可能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