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镜中的我。
我的眼反射镜中的我。
镜中的我的眼中反射“我的眼反射镜中的我”。
如此往复,以致于无穷。
每次反射,我的眼和镜子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使结果具有某些自己的特质。
那么镜中的我是我吗?
那么经过无数次反射的结果最后都成为了些什么呢?
可以想象一下。
她作为我的一面镜子。我从她中没有看到自己。
如果我觉得她无法理解,其实是我自己无法了解。
如果我觉得她是愚蠢的,错误的,而我想要纠正她,使她发展。
但是我采取了什么行动呢?我的行动符合现道及其基础吗?
我和她是不是有些相似呢?
如果我觉得她是愚蠢的,错误的,而我想要纠正她,使她发展。
我采取自己认为是愚蠢的,错误的方法来纠正。
结果可能达到真正的目的吗?
我又何尝不是以自己认为的愚蠢和错误作为自己的形象来使我达到类似的境界呢?
如果我是一面镜子,我可能会如此做。
你要愚蠢我就给你愚蠢,即便这不是你真正要的。
我不是全知全能,我知道连你自己也不知道的吗?
我给你愚蠢可能有损于自己,尽管这也不是我真正要的。
但与真实相比其他的一切又算得了什么呢?
看我多么的好心啊,给你想要的愚蠢!
看我的心态是多么的好啊,给了你愚蠢却能明白自己在做些什么!
看啊,我的行为是多么的高尚啊,而并非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而施与者可能不是曾经的对象,只不过是自己的道反作用于自身,随机导致的必然而已。
而我不是。
我是人,不是镜子,不像镜子那样被动地反映。
我如果期望外部的改变是其符合我的道,还不如使我的道符合现道及其基础。
因为我的目的啊,需要我自己去实现,而不是随机地、可能地、非必然地、不可预知地被外部所赋予的某些条件的满足而自动地产生。
我的了解赋予我交流的能力,而了解是在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这个基础是自己建立并不断地完善的。
我是人,过去可能不了解,现在可能不了解,将来也可能不了解。
但是我了解我自己,我在发展。
虽然不断接近,但永远也不可能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