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年前两个季度,其经济总量已经超越英国本土,暂时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世界经济霸主大唐帝国。
当然了
英国并不承认这一指标,嘴硬的将3亿英属殖民地的经济产出捆绑在一起,总量确实比德国高出不少,这也就是欺负德国人没什么海外殖民地。
德国人在西非和东非新占领的殖民地,面积虽然广大但是土地贫瘠,投入比产出更多,暂时还看不到什么效益。
就在今年,德国人强占了胶州湾,但同样处于大举投入建设阶段。意欲将其建成为德国人的模范殖民地,在城市和码头建设中不惜代价投入,将持续好多年。
话回正题
世界经济霸主唐国与英国不同,由其主导的第2次世界工业革命自1848年兴起,到本世纪末已经全面波及工业领域各门类,发展的愈加深入。
要论工业化起步,比德国人提前20年。
要论工业化的全面性和先进性,德国人拍马也追不上,无论是欧洲市场还是世界市场,被牢牢的压制在身底上摩擦。
英国人在工业领域被德国人打败,那是英国人的保守和不作为,死死守着蒸汽工业领域的一亩三分地,完全瞧不上以电气化和化工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相关新兴工业领域发展在英国极为缓慢。
德国工业品的乘机大举进入,是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以廉价取胜。
唐国工业品占据英国和欧洲的中高端市场,无论火力发电站,水电站,工厂企业的大型成套电力设备,有轨机车,农业机械,中高端机床,特种钢铁,汽车和橡胶,石油化工产品,煤,锡,银,铝锭,铜矿粉,以煤油,柴油,润滑油为代表的石炼化产品,自行车和塑料日用产品,粮食,油料,冻肉红酒,各种肉类和生鲜罐头等等,唐国的产品都拥有掌控市场的绝对优势地位。
唐国的工业品以质量取胜,以资源取胜,解决了是否能够更好的问题。
一般来说
提前20年发展,唐国工业品占据了利润更为丰厚的世界中高端市场,几乎在全工业门类都占有优势,就是优势多少的问题。
德国在造船,煤和钢铁等少数领域具有竞争力,因为其割占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这都是拥有丰富煤炭和钢铁储量的地区,凭借着地处欧洲的地理优势,能够用更为低廉的价格倾销市场。
相对而言,唐国出口的钢铁产品价格更高,质量更优。
毋庸讳言
价格始终是市场竞争中的不二法宝,德国凭此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欧洲市场,自身发展也混得如鱼得水。
但是发展到了德国如今的经济规模,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市场瓶颈。
体现在经济增速上,近年来德国已经下降到年均6。5%~7%之间,这与大唐帝国年均5。6%~6。2%的经济增速相差不远,没有明显的优势了。
由于双方经济体量的巨大差距,大唐帝国是德国经济总量的一倍还多点儿,年均的增量远非德国能比较,是横亘在其发展道路上难以超越的巨大障碍。
市场竞争中的屡屡挫败,让很多德国经济界人士口出怨言,对唐国的指责更加偏激化和情绪化,对两国向来紧密的关系产生了巨大负面作用。
这其中
德皇威廉二世在视察克虏伯工业公司时,情绪不满的脱口说出道;
“唐国那些黄皮肤的东方人都是无耻的窃贼,他们窃取了西方文化中的精华,狡诈的用于自身经济发展,这是整个西方世界必须面对的严重问题。”
“他们贪婪成性,残酷榨取世界各族人民的血汗赢得利益,这是不可接受的行为。”
“当前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战胜并且将唐国竞争对手牢牢的踩在脚下,才能赢得最终胜利。”
他的起意是为了鼓励德国工业界发展,这张破嘴说着说着便歪了,进行疯狂而歧视性的民族攻击,事先完全没有任何征兆。
德皇威廉二世如今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失去了俾斯麦首相的牵制之后,在一条危险的道路上疯狂疾驰。
他的言论一经公开发表,立马引起了跨大西洋两岸舆论界的一片哗然,凭空升起波折。
此时,缠绵于病榻中的前首相俾斯麦是如此评价自己的君主,道;“我能够预见到,在我死后的20年内,威廉二世将会把德国带入毁灭的深渊,他也将从此丢失自己的皇位。”
所谓一语成谶,洞察世事的前首相俾斯麦不幸言中。
在他死后的第十九年,被国内民众推翻的德皇威廉二世背负着战败的骂名,惶惶不可终日的逃难到丹麦,托庇于荷兰女王威廉明娜的保护下,这就是后话了。